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文化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7日
历史与现代在此邂逅

5月31日,西安地铁钟楼站,市民在“地铁遇见博物馆”活动展品前驻足观看。 本报记者 王熙摄

本报记者   赵茁轶

地铁通长安,文化耀三秦。原本在城市中静静守候、等待着市民游客前来参观的博物馆,在5月22日走到了群众身边。西安市轨道集团联合省、市文物局,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地铁遇见博物馆”大型主题策展活动。西安独特的历史文化为魅力地铁、魅力古都的品牌增光添彩。

5月30日,乘地铁上班的西安市民衡心语在西安地铁钟楼站橱窗内的高足玉杯展品前驻足。她告诉记者:“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这里,‘地铁遇见博物馆’活动让我能够不用去博物馆就看到展厅里的各种文物的仿制品,特别有趣。”

“地铁遇见博物馆”展览分别设于西安地铁行政中心站、大雁塔站及钟楼站,通过30余件文物复刻品、文创产品陈列,配合图文介绍的形式,全方位展示周、秦、汉、唐4个时期的文物瑰宝。

西安地铁行政中心站展示主题为“周邦礼乐·钟鸣鼎食——周”和“六合同风·大秦印记——秦”。在“周”主题展厅中,各种用途的青铜器荟萃一堂,包含乐器、兵器、食器等类别。而“秦”主题则着重展示了秦俑这一颇具代表性的形象,以百戏俑和相关文创产品彰显秦朝风尚。

地铁钟楼站展示主题为“大唐荣耀·物华天宝——唐”。展品包括唐三彩、金银器等,如三彩腾空马、八瓣仕女狩猎纹银杯等。这些展品都见证着唐代的艺术成就。

地铁大雁塔站展示主题为“星汉灿烂·未央遗珍——汉”。汉代文学、史学、哲学等各个领域都有不俗成就,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展品包括各种陶俑,如塑衣式彩绘拱手跽坐女俑等,还有陶楼、陶灶、陶动物、瓦当等不同类别的展品。展品工艺细腻,弥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深厚的历史底蕴让西安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100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蓝田猿人遗址古老悠久;秦汉隋唐时期的兵马俑、汉长安城、大雁塔等古代遗存风采依旧;近代的八路军办事处、西安事变旧址等革命遗址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段峥嵘岁月……这些神州大地的“见证者”昭示了中华文明连绵不断、开放多元的发展脉络,也造就了西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和中华文明根脉城市的地位。

近日,西安市文物局发布《西安“博物馆之城”建设总体规划(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希望进一步提升博物馆“大学校”的功能,助力西安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对于建设“博物馆之城”,西安正在努力将博物馆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深度融合,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让更多人爱上博物馆,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希望让文物走出博物馆,走进地铁车站,贴近市民日常生活。”西安地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政说。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