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高质量项目推进年 营商环境突破年 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6日
“包袱”更轻 速度更快

本报记者 申东昕

“还好有工作人员提前介入,帮助我们明确了方向,不仅避免我们走弯路,还帮我们节省了资金。”日前,康龙化成(西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康龙化成生物医药研发中心项目顺利拿到环评批复文件后,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刘艳霞感慨。

此前,西安市生态环境局西咸新区分局了解到该项目计划落地空港新城,便组织辖区生态环境部门第一时间与其联系,并联合招商部门主动上门服务,结合西咸新区实际以及项目实际情况,在环评文件编制阶段,帮助该企业重新修正环评类别,由报告书修正为报告表,为企业节省资金与时间,助推项目顺利落地建设。

“‘包袱’更轻,速度更快!”刘艳霞高兴地说,生态环境系统“管家式”服务和精准帮扶,让企业感受到了“陕西速度”的获得感,贴心服务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立足生态环保职能,围绕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李强说,省生态环境厅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工作实际,成立工作专班,研究制定《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深入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意见》,提出5大项20条具体措施,积极实施环评管理“五个提升五个转变”,全力做好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强化重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保障方面,省生态环境厅实施审批提速,推进项目审查向高效化转变。“实施并联审批,其他部门审批事项依法不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李强说,省生态环境厅优化环评审批流程,实行项目环评即受理即评估、评估审查同步、不见面审批。截至4月底,省生态环境厅已经批复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14个,审批时间平均18.78天,比法定时间压缩68.7%;报告表项目2个,审批时间12.5天,比法定时间压缩58.3%。

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处副处长吕欣芸告诉记者,为提升项目环评效能,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省生态环境厅持续推进“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政策制定、规划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城镇建设、园区管理以及重点项目选址中的应用,于2022年正式上线陕西省“三线一单”数据管理应用平台。

“该平台将全省共划分为3类1525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依据不同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准入要求,为地方招商引资时宏观研判生态环境影响要素提供坚实基础,为各级相关行政部门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为企业项目准入研判和公众环境咨询提供更好服务。”吕欣芸说。

一串串“放管服”的数据、一项项便民利企的措施,折射出我省生态环境系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

“真正做到了服务跟着需求走。”谈及省生态环境厅创新环评审批机制,刘艳霞等在陕投资的企业家无不竖起大拇指。评估审查同步、不见面审批等快捷模式,大大节约了审批时间和成本,间接为企业创造了效益。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