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霍强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近年来,陕西紧紧围绕秦创原建设,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有力带动生成了一批科创项目和科创企业。赵玉清教授的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虽已年过七旬,但是在秦创原这个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吸引下,赵玉清仍然选择“出山”创业。“好平台加上好政策,给我们这些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优越的创业环境,让我们的科研成果有机会走上产业化之路。”赵玉清难掩激动之情。
科教资源丰富是陕西的显著优势,把这一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陕西大有可为。
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举行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陕西要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在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陕西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明确了战略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和重要要求,以“三项改革”放大秦创原总窗口效能、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陕西高质量发展。要扭住“科技成果转化”这个根本性任务,努力形成更多科创项目、科创企业、科创产业。要更加注重创新格局协同,强化辐射带动、整体联动、开放互动、项目推动,打造“三器”示范样板,牵引全省创新能级不断跃升。要聚焦创新主体培育,全面落实深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在解决“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问题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转得更好、转得更快、转得更多、转得更安全”,切实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赵玉清“出山”,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