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田若楠 通讯员 胡峰
虽是一个小山村,佛坪县大河坝镇的高桥村却让百万公斤的香菇“走”出了深山、走俏市场,形成了一条菌种繁育、菌棒生产、香菇种植和香菇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5月18日,刚刚“走”出大棚的高桥村的香菇,便以每公斤10元到20元的价格运往西安和成都等地。
高桥村距离西安不到200公里,但让山区村民走上产业致富这条路,高桥村却整整走了4年。
曾经的高桥村有多穷?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村里,很多生活所需物品都要靠肩挑背扛。
“过去的高桥村,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都渴望发展产业增收致富。”高桥村党支部书记张金明说。
如何通过发展产业让村民致富,成为张金明最为关心的事。2019年,他和村干部在考察了10多个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等领域项目后,经村集体代表大会决定,在村里试种起周期短、见效快的香菇。
“我们拿着东拼西凑的140万元资金,在村里建起了育菇大棚。当年,投放的20万个菌袋产出了15万公斤的香菇。”张金明说。
如今,在高桥村,菇棚宽敞明亮,一排排菇架整齐排列,大大小小的香菇长势正旺。农户们戴着手套、拉着推车,一列一列挑选、采摘。一旁,采摘下来的香菇被整齐装筐打包。
记者了解到,经过几年的发展,高桥村现已建有4500平方米的菇棚,每年投放100万个菌袋,年产值约500万元。
在香菇“打开”村里的致富大门后,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陆续返乡。
“没来菇棚工作前,我和妻子主要靠打零工挣钱,一般是去工地搬砖等。现在我们回村干活,挣钱不少,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村民兰桂珍一边分拣着香菇,一边说道。
现在的高桥村,光香菇产业一项,就带动了50户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随着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村里大部分人家都翻盖了房屋,购买了汽车。
昔日的穷山沟,如今变成了有名的致富村。“香菇种植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是高桥村村民致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帮助村民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张金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