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五月二十四日,“头雁”导师和帮带对象在谋划村级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 苗雨蒙摄
本报记者 苗雨蒙 陈玮
“建蘑菇大棚,村‘两委’干部要多走访群众了解意见,提前出去学习经验技术,有啥困难就给我说。”5月24日一大早,“头雁”导师、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党委书记杨琦就赶到了帮带的尖坪村,带着尖坪村党支部书记王新满谋划村级产业。
“去年,我们村还是软弱涣散村。现在,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过70万元。产业发展有思路了,群众对我们更认可了,太感谢导师杨琦了。”王新满说。
今年以来,耀州区持续深化“头雁”导师帮带工作,将其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一项长效机制来推动,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帮带模式,树“头雁”、培“强雁”、育“雏雁”,释放强大的“雁阵效应”。
“靶向精准”
建强帮带队伍
4月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头雁”导师帮带动员会在耀州区石柱镇召开,23名村党组织书记齐聚一堂,“拜名师”,“选徒弟”。
“寇家坳村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好,我有信心帮带他们村级发展再上台阶!”西古村党总支书记童有明毛遂自荐担任“头雁”导师。
“铁龙村王纪善书记发展中药材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的做法非常好。我希望他能帮带我。”寇家塬村党支部书记王峰提出帮带申请。
选优配强导师,是提升帮带质效的前提。
耀州区立足工作实际,在需求摸排的基础上,建立“帮带导师库”,以“两优一先”、集体经济示范村等为重点,按照“个人自荐+组织推荐”方式,严格“推荐—审核—聘任”程序,在全区选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云南、党的二十大代表郝春侠、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杨春平等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为“头雁”导师,结对帮带软弱涣散、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党组织书记,以及新当选的村党组织书记。
同时,耀州区大力营造崇尚导师良好风尚,让每个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都以成为“头雁”导师为荣,视帮带培养年轻干部为己任,真正做到“能者皆为师”。
“因人施教”
丰富帮带内容
“咱们崔仙村建设温室大棚,可以发展樱桃产业,要在选择树苗、提升管理技术上多下功夫。”在水峪村党员活动室,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头雁”导师、水峪村党总支书记杨春平在给帮带对象——锦阳路街道崔仙村党支部书记袁会明出谋划策。
自从杨春平与袁会明签订帮带承诺书后,两人经常一同深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谋划产业发展、为民办事服务。
“在杨春平导师帮助下,我们找准发展优势,计划大力发展大棚樱桃产业。正在建设的10座大棚,能解决20名村民就业。”袁会明说。
整理土地、配方施肥、安装大棚、选择优质树苗……在崔仙村樱桃大棚建设现场,一派繁忙。
“大棚投入使用后,我们村集体经济将再上一个新台阶。每座大棚占地1亩,预计可收入2万元至3万元,村民分红也会大大提高。”正在干活的村民袁崇战高兴地说。
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难点工作,耀州区坚持把帮带“课堂”设在工作现场,通过布置工作任务、交流研讨、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帮带对象快速提升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在帮带中创新形式,鼓励帮带对象向“头雁”导师提出帮带申请,实现“按需点单”,做到精准帮带。
“我去年刚上任,对产业发展情况不熟悉,工作没有抓手,心里很急。多亏李云南当了我的导师,给我教理论、传经验,带我学习种植技术、外出考察培训,提高了我的能力和水平。现在,村上产业发展变好了,群众也更加认可村支部班子了。”石柱镇演池村党支部书记常西锋说。
“常态长效”
提升帮带实效
为深化“头雁”导师帮带,推动工作长效化、制度化开展,耀州区健全完善“结对培养—跟踪培养—考核评价”机制,要求“头雁”导师每月和帮带对象开展一次谈话,帮带对象每季度给导师汇报一次工作,通过“季度座谈、半年观摩、年度评议”持续加强过程管理,提升帮带成效。
“自从成为我的帮带导师,王科导师坚持每个月帮助我们解决一个以上难题、组织两村举办一次联建共建活动,先后帮我们解决了巷道硬化、公厕修建、农产品助销等方面的20余件为民实事。现在,我们班子凝聚力变强了,村容村貌提升了,产业发展步伐更稳了。”凤柳村党委书记何继宏说。
耀州区还建立“头雁”导师帮带对象“一人一册”成长档案,每半年对帮带对象进行一次评价打分,并在每年底结合年度考核和民主测评对其进行考评,形成帮带成效鉴定,作为其年度考核、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对帮带成效显著的,给予一定资金奖补。
“导师帮带制”带出的不仅是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还是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思想情怀。
“组织确定我为‘头雁’导师,这是责任。希望大家在帮带工作中互帮互学,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增强共同致富的信心。”郝春侠说。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雁阵培育’工程,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持续深化‘头雁’导师帮带工作,组织开展全覆盖专题培训,建立村级后备力量动态培养机制,实现每个镇(街道)至少有1名‘头雁’,每个村有1名至2名‘雏雁’,为推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高地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耀州区委副书记张强表示。
乡村振兴如火如荼,“头雁”们带领基层群众先行先试、积极开拓,在广阔的天地中大展拳脚,正在探索多条创新发展的乡村振兴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