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徐颖
“容缺受理”为何受到办事群众和企业的欢迎?因为它改变了行政审批“资料不全不受理”的固有模式,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办事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补齐补正相关材料即可,不会因材料不齐全而影响审批进度。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行政审批方式和监管方式,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容缺受理”就是创新行政审批方式的积极尝试。相关部门“让”出一小步,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更将政府和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一大步。
“容缺受理”只是政府先行办理的一个环节。对于实施“容缺受理”的业务,办事人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完善相关资料和手续,做到“容缺有诺”。同时,相关部门要做好行政审批与日常监管的有效衔接,双向互动促进审批提速,无缝衔接构建监管闭环;要持续完善“容缺受理”工作流程,跟踪“容缺受理”事项办理全过程,做好“容缺受理”台账、信息记录、数据统计、档案留存等工作,建立“容缺受理”诚信档案,记录未履行“容缺受理”承诺义务的申请人的失信行为,并依法实施惩戒,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