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1日
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分论坛侧记

本报记者 仵永杰 刘坤

5月30日,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分论坛在杨凌举办。在该分论坛上,各位嘉宾、专家围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政策和实践、农业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民增收实践等方面,开展交流研讨。

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科技服务产业发展为目标,在18个省区建立产业试验示范站,开展全产业链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跨学院、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开展相关学科建设,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

“减贫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使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产业发展底子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实际出发,发挥学科、人才、平台优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引领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我们愿同相关组织和大学携手共进、加强合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科技力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房玉林说。

延安市安塞区委书记曹振宇以《为黄土高原全面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为题发言,介绍安塞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相关工作。“近年来,安塞区建设果蔬、畜牧专家大院及试验站,出台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制度;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推动设施蔬菜、山地苹果、畜牧养殖等现代农业高效绿色循环发展;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曹振宇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喻景权讲述了在戈壁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的案例。“团队研发的戈壁农业无土栽培新技术——轻简自控无土栽培技术具有轻简自动、节本增效、绿色环保等优势。通过运用无土栽培新技术和盐碱水淡化新技术,团队在新疆喀什、甘肃酒泉等地改造建设果蔬基地,有效提高当地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并保障新鲜果蔬供应。”喻景权介绍。

陕西粮农集团是省属公共服务类企业,被赋予保障区域粮食供应安全、示范引领现代粮农产业发展的使命责任。陕西粮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利民表示,他们打造以服务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创新全流程体系,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集团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构建集行业技术研究、前沿技术探索、小试机理研究、中试标准化模型建立、产业示范与推广于一体,服务产业化的科技创新全流程体系。

“一是加快形成动植物育种核心竞争优势。在玉米生物育种以及陕北小米、陕南魔芋等品种的育种上加速布局,尽早形成核心优势。二是建设作物种植模型。围绕旱区大田作物,提供种子、地力改造、节水灌溉关键设备、农资农化、病虫害防治、植物生长环境、水肥一体等生长模型,开展数字化场景应用。围绕设施农业,形成农业工厂化垂直种植模式。”刘利民说。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