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中国—中亚峰会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8日
一份和解协议背后的丝路法律故事

本报记者 陶玉琼

“郝法官,顺利和解了!”5月15日,听着电话另一头激动的语调,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郝杰长舒一口气,眼角浮出笑意。

打来电话的,是一起涉外承揽合同纠纷案的原告代理人李勇。在签完和解协议后,他第一时间向郝杰传递喜讯。

“在我们看来,每一份诉状不仅代表着一个未决的争议,其背后,更寄托着当事企业和群众对法治的信任与期待。而对涉外纠纷的公正高效化解,是对中国司法公信力和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有效彰显。”郝杰说,这起跨国纠纷能有圆满结局,除了西安中院为助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创新司法服务举措外,还得益于一个“圈”。

这个“圈”,就是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

2020年12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西安中心、“一带一路”律师联盟西安中心、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揭牌,标志着陕西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拉开序幕。此后,随着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第二国际商事法庭,以及国内外知名法律服务机构的纷纷入驻,西安打造立足中西部、辐射中西亚、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商事法律服务新高地的愿景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这是各类优质司法资源集聚的合作圈,也是功能齐全、环环相扣的法律服务圈。”示范区工作人员王海舟介绍,示范区立足国际商事法律服务全流程,建立丰富高效的司法交流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和促进各类法律服务要素功能叠加,努力为共建“一带一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从商事诉讼、仲裁、调解,到域外法查明、公证、鉴定……一个个环环相扣的流程,一项项有效衔接的机制,正在示范区描画出的“五线谱”上,奏响丝路上的法治“和”音。

“开放带来进步,合作才能共赢。”郝杰告诉记者,在案件审理中,为给涉案的西安和吉尔吉斯斯坦当事企业提供更高效、便利、低成本的解纷方案,她借助西安中院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丝绸之路仲裁中心(以下简称贸仲丝路中心)合作建立的“诉讼—仲裁—调解”争议解决机制,邀请国际仲裁力量参与案件调解,最终促使当事双方和解。

这样的“手拉手”,并非首次。

贸仲丝路中心仲裁秘书王晓曈说,去年8月,他们联合西安中院,在全省首次运用“融解决”理念成功调解了一起涉外著作权侵权纠纷,为国际商事争端高效化解提供了范例。

“2021年10月,贸仲丝路中心与西安国际港务区签订了入驻示范区的战略协议,正式‘入圈’,以仲裁力量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高水平的法律服务和保障。”王海舟说。

架起“保障网”,托起“公平秤”——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是“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的必要支撑。

眼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法治资源和力量向西安集聚。

“您好,我们想在示范区设置一个服务中心,请问需要什么手续?”采访中,王海舟办公室的电话响起,一家律所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询问。

“看来,又有新成员要‘入圈’啦!”接完电话的王海舟一脸喜悦。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