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乘风破浪,廿六载筚路蓝缕;锐意进取,廿六载奋勇争先。1997年—2023年,西安银行迎来了26周年生日。
26年来,西安银行在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下,坚守主责主业,支持区域经济,滴灌小微企业,勇担社会责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出业务规模稳步提升、产品体系日臻完善、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的新气象新格局。
截至2022年末,西安银行资产总额4058.39亿元,较年初增长17.34%;各项贷款1896.88亿元,较年初增长4.34%;各项存款2803.60亿元,较年初增长22.42%;实现营业收入65.68亿元,归母净利润24.24亿元。先后荣获“最佳金融创新奖”“十佳金融科技创新奖”“十佳手机银行创新奖”“金融机构支持陕西经济发展先进单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突出表现银行”等称号;在英国《银行家》“2022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位列第332位,综合排名13年提升386位;连续两年入选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位居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评价体系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能力第5名,品牌形象稳步提升。
党建引领 砥砺奋进 统揽全局发展
西安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自身高质量发展。
抓好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利用“云端党建”平台,组织各层级干部和员工代表分享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组织党务知识线上答题、群众宣讲、主题征文等,激励广大党员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
抓实组织建设。加强标准化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示范岗”创建,提升基层组织力,提高规范化水平。截至2022年末,新增“党员示范岗”34个,累计设立党员个人和集体示范岗232个;将党建品牌创建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增收创利“十场硬仗”工作方案等紧密结合,引导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抓牢作风建设。认真开展警示教育和清廉金融文化建设,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扎实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聚焦“六个方面重点问题”查找不足、明确整改措施,签订《党员承诺书》,开展“三亮三比”“依岗承诺转作风”活动,形成以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好氛围。
发挥双重优势。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把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公司治理效能。严格执行《党委议事规则》和“三项清单”,发挥党建与公司治理双重优势,不断提升党委班子谋大局、议大事、抓重点、解难题的能力,推动西安银行稳健、持续、高质量发展。
坚守主业 主动作为 服务区域经济
26年来,西安银行坚守本源、踔厉奋发、勇担使命,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全力支持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动产业链融合,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不断助力省内企业跨境融资,打造服务区域经济的亮丽名片。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聚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集群、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为西安市高新区基础设施配套、西北家具工业园等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发放贷款近94亿元;制定专项工作措施,加强信贷资源配置,向机械制造、矿产开发、汽车生产制造等行业1012户企业累计发放制造业贷款超99亿元;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认购西安某控股集团、西安某建设管理集团等省内多家优质企业债券近40亿元。
加速推动产业链融合。积极落实“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以贷款、票据、保理等服务方式,解决重点产业链核心企业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2022年,向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钛及钛合金产业链、乳制品产业链等近50户重点产业链企业累计投放贷款近40亿元;向秦创原入驻企业西安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000万元,向西部科技创新港(二期)重点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站项目提供5亿元授信融资,全力支持秦创原建设。
积极落实“保交楼”政策。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交楼、稳民生、保稳定”决策部署,建立由“总行部门+管理型支行+经营性支行”组成的专业服务团队,制定专项方案,与西安、延安、安康等市签订“保交楼”资金监管协议并开立54户专项资金监管账户,并为“保交楼”项目提供配套融资授信4.5亿元。
拓宽跨境金融服务。始终坚持本外币一体化的国际业务发展策略,加大业务创新,完善产品体系,帮助省内企业跨境融资。支持了西北地区规模最大、陕西省内票面利率最低(4.6%)的11亿元人民币“明珠债”发行和陕西省内首笔8500万美元的境外绿色债券发行。截至2022年末,实现国际结算量超1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超2亿美元,增幅近17%。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立绿色金融工作实施小组,制定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坚持“绿色优先,一票否决”原则,对生产、加工、环保敏感行业和领域,单独列明了绿色信贷准入标准。2022年,向陕西省某集团污水处理项目发放8000万元项目贷款;向宝鸡某河道治理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3700万元。截至2022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超11亿元。
普惠金融 创新产品 润泽小微企业
西安银行按照国家决策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通过倾斜信贷资源,创新金融产品,优化内部流程,实现小微企业“量增、面扩、价降”的监管要求,助力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畅通“血脉”。
助力科创企业成长。积极抢抓西安“双中心”建设机遇,在2022年授信政策指导意见中,突出支持科创企业的专项信贷政策。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开辟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坚持“优先受理、优先审批”原则,全面提高审批效率。2022年,向西安某电气公司发放1000万元信用贷款;向陕西某消防科技公司发放300万元科技金融贷款。截至2022年末,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超48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5亿元,增幅近48%。
创新小微信贷产品。为优化授信流程、丰富信贷场景、提升客户体验,陆续上线了“西银e贷”“西银e贷保证版”“乐享军工贷”“科企e贷”等小微信贷产品,搭建起“全方位、多场景、宽领域”的产品服务体系,有效满足了区域内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截至2022年末,仅“西银e贷”单项产品累计投放贷款超200亿元,贷款余额近36亿元。
用好小微金融工具。灵活运用人民银行支小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将政策性优惠利率及时传导至实体经济。2022年,使用支小再贷款金额超26亿元,支持了1708户小微企业。同时,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机构和开发性金融机构“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互补优势,与国开行陕西省分行开展转贷款业务合作。2022年,办理转贷款金额超18亿元,支持了758户小微企业。
推进文创加速发展。紧密围绕我省“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将文创产业列为优先支持类产业,持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惠民工程、文化遗址保护等领域的信贷支持。2022年,为西安某文化公司发放2亿元流动资金贷款,大力支持国家遗址保护。截至2022年末,文旅贷款客户增长超150户,贷款余额增长近30亿元。
科技赋能 贴心服务 温暖三秦百姓
西安银行坚持“数字化、特色化、综合化”发展战略,加速推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紧密围绕陕西西安智慧城市建设,在智慧旅游、住房保障、便民缴费等多个层面,为三秦百姓提供贴心、便捷、普惠的智慧生活体验。
推动智慧旅游。为全国首个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街区“长安十二时辰”提供综合收单服务,为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提供刷脸支付和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全面提升游客支付新体验;向兴庆宫公园、曲江南湖公园等景区提供游船综合解决方案,为西安城墙景区提供门票销售、在线选座、文创商城等服务,助力西安打造旅游新名片。
加强住房保障。协助西安市安居集团打造“安居小筑”平台,为辖属66个社区及全市近11万租户提供便捷化服务。联合西安市安居集团、西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完成公租房住户线上提取住房公积金、线上公积金冲抵住房租金等服务。助力打通西安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数字化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开启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电子票据”新时代,全面提升三秦百姓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助力便民缴费。助力省市自来水、天然气、热力等民生服务领域优质企业开通“线上+线下”主流收费渠道,不断提升居民生活缴费体验度。目前已联合西安、渭南、延安等市的20余家热力公司为近50万户居民开通线上缴纳热力费用渠道。同时,帮助西安市自来水公司、蓝田县自来水公司开通微信生活缴费通道,方便市民线上缴纳水费,持续提升居民生活缴费体验。
做深社保服务。在陕西省十市共设置了39家社保卡业务服务网点,其中西安市27家,并在西安市政务大厅进驻了社保卡服务专柜,着力为市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社保卡业务服务。此外,针对社保卡客户,推出多项费用减免措施,真正做到了惠民、利民、便民。
牢记使命 心系民生 勇担社会责任
西安银行围绕“服务客户、回报股东、关爱员工、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减费让利、惠企利民政策,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和“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与各利益相关方共创美好未来。
积极落实减费让利。针对陕西省内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提供的银行账户服务、电子银行服务、ATM跨行取现等5个方面共15项支付服务进行减免。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西安银行总体减费近800万元,惠及企业客户超5万户,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43900户。同时,针对公司客户推出现金管理业务、西安市住房租赁资金监管业务等多项收费减免措施;针对个人客户推出电子渠道多项收费减免措施,特别为老年客户推出了挂失手续费、借记卡工本费等专属收费优惠措施。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乡村振兴专项政策”,引导分支机构优先支持粮食安全、智慧农业、农机装备等领域的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三农”业务绿色审批通道,实行“限时办结制”,全面提高业务审批效率。同时,积极开展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至今,累计采购鄠邑区农副产品和帮扶产品近200万元,切实提升了农民收入,激发了产业发展能力。
长风浩荡启新程,奋楫扬帆正当时。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西安银行新一轮战略规划的实施进入元年,西安银行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区域规划、强化科技赋能、深化产品创新,披荆斩棘,笃志前行,努力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金融力量!
(徐遥)
西安银行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