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09日
“移动果园” 现代农业新路子

本报记者 梁少飞

4月17日,记者走进大荔县韦林镇沙苑产销一体化园区。这个园区又被称为“移动果园”。园区大棚内的一株株樱桃、桃、李子等组培果树苗木不是种在地里,而是栽植在花盆或袋子里。

近年来,韦林镇引进陕西澳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果树移动栽培技术,建成大荔县韦林镇沙苑产销一体化园区,着力推广庭院经济新模式,打造微果园、微菜园、城市农业微景观、乡村庭院“移动果园”。该镇引进运作的新型移动栽培技术有别于传统的农业种植形式,不但可以实现多场地、多空间“造地”,还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途径,走出了现代综合农业科技产业新路子。

“园区采用的先进栽培技术,不但可以实现旱涝保收,还能促产增收。”大荔县东城街道邓营村村民吴建波告诉记者,“我准备学习引进这些新技术,在家里先搞试点,然后再带动周边的农户,帮助大家把收入再提高一些。”

“相较于传统农业,移动栽培技术能够帮助农户有效避免过去‘靠天吃饭’的情形,同时还可以通过现代化农业技术控制产品上市时间,增加产品产量。”陕西澳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雷告诉记者。

“移动栽培主要采用基质栽培方式,土壤环境相对于大田来说会更好,果树的品质也有相应的提高。”王雷介绍,“通过移动栽培技术培育的果树根系比较集中,水肥利用率高,果实的营养利用率达70%以上。”

目前,在沙苑产销一体化园区的大棚里,不仅有樱桃树,还有冬枣、石榴、苹果、葡萄、李子等果树。“我们按不同季节将这些果树分别‘搬’进大棚,一年可出3茬至5茬水果,真正实现了高产量、高效益。”王雷说。

据了解,除了樱桃、李子、桃等果树采用移动栽培技术外,目前,陕西澳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团队正在尝试利用移动栽培技术,解决大荔县支柱产业冬枣种植过程中环剥不便的问题。“实验成功后,将会助力大荔冬枣种植实现跨越式发展。”王雷信心满满地说。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