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教育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06日
百年书院开讲啦!

4月20日,西安文理学院书法专业学生在关中书院研习书法。

本报记者 郭妍文/图

4月15日,在有着400余年历史的关中书院中,“关中书院大讲堂”首讲开讲。这场“南岳麓”与“北关中”的时空对话,吸引了不少对关学和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专家、学者、市民、游客。

呈现闹市中的风雅

闹市之中的关中书院清幽风雅,回廊辗转曲折,楼阁庭院在古木的掩映之中,似乎在轻声诉说着历史。葳蕤的国槐树下,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教授正以“继承·创新——传统书院如何走向未来”为题,讲述岳麓书院顺时而变,重现荣光的故事。

“中国很早就产生了成熟的教育制度。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古代中国形成了官学、私学两套系统……”朱汉民教授将传统书院的历史、复兴和未来娓娓道来,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传统文化之旅。

观众中,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打卡。程女士从微信朋友圈得知“关中书院大讲堂”开讲的消息后,带着6岁的女儿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程女士说:“走进古色古香的关中书院,时间仿佛都凝固了,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我今天带孩子来,是想让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台下,还有不少老年人听得入迷。李女士刚退休不久,是国学爱好者,平时除了学习国画和书法外,还特别喜欢参加各类国学知识讲座。

“今天能够与国学专家面对面交流,实在难得。我退休以后,感觉自己什么都想学,只是苦于没有学习的机会。学校主动打开校门,为群众提供公益性讲座,让我有了学习的机会。我非常珍惜这一机会。”李女士说。

打造沉浸式的古书院

目前,关中书院是西安文理学院的一个教学科研场所。为了将文化资源与市民共享,关中书院已全面开放,成为可看、可讲、可学、可听的研学场地。

4月16日晚,夜幕下的关中书院灯光璀璨,空灵的排箫声响起,一场“百年书院、天籁国音”大型实景专场音乐会正在举行,并免费向市民开放。多位业内专家和学校师生同台演出。观众在悠扬的古乐中,聆听诗与远方的和谐交响。

位于闹市的关中书院,由明代陕西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冯从吾于公元1609年创建。作为明、清两代陕西省最高学府,关中书院曾经盛极一时。

“关中书院,屹立至今已有400多年,是古城西安里幽静清雅、书声琅琅、夺席谈经的求学之地,承载着传承文化、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的功能从未间断。关中书院已成为研究中国教育体制演变的活标本。”关中书院院长薛毅军向记者介绍。

目前,关中书院作为西安文理学院教学科研场所,有近700名学生在此求学,分别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书法专业学生。同时,关中书院也是省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干部传统文化现场教学点。

西安文理学院响应国家方针政策,结合自身优势,建立“中国符号”研学基地,旨在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需求融合,用文化的力量助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目前,关中书院“中国符号”研学基地共开设11个研学项目,包括活字印刷、古法造纸、礼乐、香道、国医、皮影、书画、茶道、礼射、古法插花、长安鼓乐。

做好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

中国古代书院萌芽于唐,兴盛于宋,普及于明清。在千余年历史中,众多儒家士人立足书院讲学授徒、读书著述、藏书刻书,致力于文化传承、研究、积累与传播。书院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与教育史中有着重要地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古书院如何紧跟时代,做到千古常新,成为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为此,西安文理学院赴湖南岳麓书院,深入调研这所千年学府如何重放光彩。

“湖南大学在岳麓书院的保护与发展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尤其是以书院文化研究引领保护、修复,以保护、修复带动开放游览,以开放游览反哺教学科研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薛毅军说。

对于关中书院下一步的发展,西安文理学院有了新的思考,那就是坚守文脉传承,做好文物保护,并深入挖掘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教学理念,将其与学校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相结合,打造文化新地标,服务西安城市建设。

西安文理学院希望利用好关中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教育理念和独特的环境,准备将历史、考古等专业也入驻关中书院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从而与碑林、城墙等三学街片区文化优势互补,形成独一无二的专业培养氛围,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同时,学校将全面推进书院的保护工作,发挥高校优势,做好文化引领,深入挖掘书院故事,联动碑林、城墙等景区将书院打造成文化打卡地。

西安文理学院将以文化传播为重要途径,树立关中书院文化品牌,发挥高校优势,做好文化引领,持续推进关中书院保护工作,将关中书院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西安文理学院独有的文化品牌、古城西安的“城市会客厅”。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