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商南县试马镇红庙村核心区宋家庄起源于乾隆年间,由安徽省太湖县宋氏移民定居于此得名。因景色宜人生态宜居,是远近闻名的旅游网红“打卡地”。
一、案例背景。红庙村立足“生态、资源、文化”优势,聚焦“旅游全域化、全域景区化、景区生态化”发展战略,获评“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陕西省传统村落”“陕西省旅游乡村”,既凸显了生态“颜值”,又体现了生态价值。
二、具体做法。(一)实施全域整治,打造生态宜居乡村。以示范户创建为“点”,沟域、河道、道路为“线”,村庄整治提升为“面”,一体发力,形成“点上有风景、线上有丽景、面上有胜景、全域有美景”的秦岭山水乡村风光。
(二)推行“五项机制”,助力生态价值实现。推行分级负责、清单管理、评比奖励、督查考核和长效管护机制,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引导群众由“要我美”向“我要美”转变。吸引壮大绿色产业,助力价值实现。
(三)突出传承保护,建设生态休闲胜地。深挖宋氏移民文化,传族风、承古训、护古树,以文化赋能乡村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建成集观光、旅游、体验等于一体的休闲中心。
(四)采取“六个一点”,撬动融合发展。通过财政拨、帮扶补、行业帮、集体出、社会捐、群众筹,打造北茶文化4A级新型农旅融合景区,培育茶旅、农旅、康养新业态,推动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
三、主要成效。(一)整治村庄环境,赢得生态美丽。通过整治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河道内外,美了环境兴了产业,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悄然改变,红庙村也成为网红“打卡地”。
(二)推进农旅融合,共享生态福利。聚焦茶旅融合,建成马泉山万亩茶园、北宋农耕文化体验园、农业科普体验园、百亩荷花园、生态垂钓园,建成“美丽菜园”“科普菜园”46处,户均收益1800元。
(三)做强特色产业,壮大生态经济。引进茶叶种植、生态养殖和中药材培植等企业,农户通过流转土地收租金、务工挣薪金、入股分红金、创业赚资金、兑补得现金“一地五金”,集体经济年收入20余万元,探索出以生态产业反哺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以秦岭山水乡村助推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专家点评 黄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副主任
红庙村依托生态、人文资源优势,以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为抓手,整治村庄环境、推进农旅融合、做强特色产业,不仅仅只为保护而保护、为开发而开发,而是系统发挥古村蕴含的多元生态价值,打造如今的网红“打卡地”,小小村落浓缩了中国传统村落的生态美、文化美、人居美,绘出了生态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天地。
商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商洛市秦岭生态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