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读书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04日
读到“枣林沟”,想起李若冰

刘斌武

最近,翻看了一篇纪实散文《火红的枣林沟》,不由得回想起文章的作者——著名作家李若冰。

认识李若冰,源于我在1983年参加的一次会议。那时他专门在会上作了一次主题讲话,语言朴实,又很精练。以前虽然认不得他,可他的名字,在我的脑海中已深深刻下了痕迹。

1973年,我高中毕业,之后在乡下当了几年教师,并开始订阅《人民文学》杂志。1976年第2期《人民文学》杂志刊登了他的散文《火红的枣林沟》,写的是我们陕北清涧石咀驿镇枣林则沟村的事。这篇文章不禁令人眼前一亮,我一口气读完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文章开头引用的陕北民歌“枣林则沟儿女手拉手,一片真心跟着咱毛主席走。太阳出来哟满山山红,毛主席还住在咱枣林则沟”,从此记在我的心里,一直难以忘怀。

李若冰从延安到枣林则沟村采风,正是金秋时节。在这篇散文中,他记叙了那满山遍坬的糜谷、枣,那瓜果飘香的景象,以及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留下的痕迹和村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进行的群众运动,真是有人物,有事迹,有情节,绘声绘色,精彩独特。

我多次去过这个村。置身于小山村之中,目睹着那一排五孔坐北朝南的窑洞,我感到一种波涛汹涌般的历史厚重感。听村中人讲,那时的重要会议,就是在左起第二孔窑洞里召开的,右起第二孔窑洞是毛主席住过的。另三孔窑洞陈列着一些纪念照片,以及多位领导人一起参加会议的群体蜡像。

枣林则沟村这个村名简单、朴实,是以枣、枣林、山沟而取名。这个村子被南北两面的大山环抱着,大多数人家居住在半山腰上的窑洞中。窑洞坐北朝南,错落有致。清涧县境内枣树多,盛产红枣,历史悠久,故而县内含“枣”字的村名、地名、吃食比较多,具有深厚的地方民俗文化底蕴。

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小山村,却与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密切相关。1947年,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中共中央踏上转战陕北的征途。后来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日夜兼程来到清涧县境内,又辗转来到了枣林则沟村,住到了村民吴进增家的窑洞里。

中共中央在这个小村庄召开了枣林则沟会议。关键时刻,毛主席根据当前形势,以超人的胆略和智慧,审时度势,认为中共中央还是继续留在陕北为上策。这样一方面可以拖住胡宗南的部队,使蒋介石分散兵力,减轻华东、华北的压力,配合我军即将展开的战略反攻;另一方面,边区根据地党组织和群众基础好,与敌人打游击战的余地大。经过反复讨论和分析,最后达成一致决议。

在枣林则沟会议上,中共中央决定化整为零,各司其职,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组成中央前委,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军事战争,主持日常工作;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晋西北指导晋察冀的军事斗争。之后,中央机关人员为了便于行动,编成四个大队,成立了以任弼时为司令、陆定一为政委的直属队司令部。毛泽东代号李得胜,周恩来代号胡必成,任弼时代号史林,取意革命必定成功。

枣林则沟会议是在中共中央撤出延安后的重要时刻召开的,根据形势要求,确定了中央书记处的工作分工,既保障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继续留在陕北,对全国各解放区实施不间断指挥,又做好了应付各种突然事变的准备,在转战陕北途中具有重要意义。

想到这段历史,我又再次想起李若冰的那篇散文《火红的枣林沟》,文章写出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民党围追,临危不惧的英勇气概。现在的枣林则沟村,被列为革命历史旧址,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红色基地。

我家中还收藏着李若冰的一本散文集《山·湖·草原》,我经常翻阅,印象颇深。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竟然在1983年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见到了他,进而感到由衷地高兴。李若冰在《山·湖·草原》中热情讴歌了新中国初期西部的建设者们无畏严寒、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描绘出一幅幅战天斗地的劳动场面。这种大气清正、崇尚坚实的精神品格,让我想起来仍感动不已。

李若冰原来的笔名叫沙驼铃。他被人们称为西部散文的代表人物、西部文学的拓荒者、“石油文学”奠基人之一。李若冰一生情系西部,钟情勘探者、创业者,其作品大都反映了我国大西北的风物人情、生产建设和红色革命故事,文笔优美,真实感人。其主要著作《在勘探的道路上》《山·湖·草原》《柴达木手记》等,广为流传,深受读者喜爱。

记忆再回到1983年。在会议即将结束的那天下午,带队的老师喊了我们几个从陕北来的作者和故事员,一起去飞机场帮忙搬运书法家舒同在国外展出的作品。我们坐着车,先去了飞机场,把东西搬上了车,之后,司机开着车带上我们去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半坡博物馆、碑林、大雁塔、小雁塔、莲湖公园等景点转了一圈。

那次开会,也是我头一次去西安。我亲眼见到了李若冰,而且在他们的关照下,参观了古城的名胜景点,真是大大地开阔了一次眼界。时光易逝,可至今回想起来,往事萦绕心头,记忆不停翻涌,我依然心潮澎湃。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