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经济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8日
省市场监管局先后组织开展食品小作坊全面提升行动和标准化小作坊创建活动,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推动食品小作坊由“小散低”向“精特美”转型升级
食品小作坊“变形记”

四月十三日,铜川麦佳康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在制作千层杠子馍。

本报记者 徐颖文/图

4月12日,在铜川麦佳康食品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标准化厂房里,工人正忙着将菜馍、馒头、荷叶饼等放入蒸箱。

连日来,该公司总经理巩玉玲和工作人员加紧对接国内一家知名电商平台,打算让小小的菜馍“触网”销往省外。

3年多时间,巩玉玲把一家加工菜馍的食品小作坊发展成了一家专业化的菜馍生产企业。目前,该公司拥有专业设备、专业化生产线、实验室、研发室和库房,日可生产菜馍1.6万个、戗面馒头2万个、荷叶饼5000个。

“从食品小作坊发展成食品生产企业,其中离不开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巩玉玲说,“他们在厂区规划建设阶段就提前介入,从生产环境条件、设备布局、工艺流程、人员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提出具体要求和整改意见,让我们在建设中少走‘弯路’。同时,他们还对企业质量管理手册、各类记录台账、化验室建设进行把关,鼓励引导我们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食品小作坊承载了大众日常生活的烟火气,丰富了全省城乡居民的“菜篮子”“粮袋子”。目前,全省共有食品小作坊21319家,生产加工的食品类别涵盖粮食加工品、食用油、调味品等17个大类。因为加工环境、条件等原因,这些食品小作坊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我省着力推动食品小作坊转型升级。为规范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行为,确保小作坊食品安全放心,省市场监管局先后组织开展食品小作坊全面提升行动和标准化小作坊创建活动,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规范缺失、日常监管依据难寻的问题,推动食品小作坊由“小散低”向“精特美”转型升级。

在强化日常监管的同时,省市场监管局将提供技术服务作为食品小作坊全面提升行动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多次组织相关专家、基层市场监管工作人员进行调研、开展专题研讨,修订完善《陕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化食品小作坊评定规范》《陕西省食品小作坊监督管理办法》《陕西省食品小作坊操作指导规范》等文件,指导市、县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多次派出技术指导组,深入咸阳、延安、榆林等地指导食品小作坊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

为全面落实食品小作坊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省市场监管局要求全系统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建立监管档案和公示牌,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省食品小作坊落实落细“两个责任”,明确“包保”干部,实现生产加工过程规范化、标准化,日常监管做到“零死角”。

“我们每年组织对各区县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督查,重点督查人员与管理、环境及设施设备、原辅料管理、过程管理、标识及销售记录和日常监管等,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进行反馈,要求区、县市场监管局按照督查组意见迅速进行整改,加大日常检查力度和检查频次,确保食品小作坊规范生产经营。”铜川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孟刘宾说。

为巩固食品小作坊全面提升行动工作成效,省市场监管局结合全省食品小作坊监管实际,从食品小作坊设施升级改造、人员培训、示范创建、隐患排查、监督抽检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使全面提升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食品小作坊设施配置齐全、场所干净卫生、质量管理合规、安全风险可控的总体工作目标。

其中,渭南市加强日常监管,强化质量意识,指导食品小作坊进行硬件改造,改善生产经营环境,规范生产操作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坚决进行打击。咸阳市印发相关通知,明确食品小作坊要从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生产过程控制、人员管理等方面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全面细致进行“诊断”,列出问题清单,分类督导整改。杨凌示范区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食品小作坊园区,吸引了一大批豆腐、馒头、面条、面皮等安全风险等级高、群众生活需求量大的食品小作坊优先入园发展。

为提高监管效能,省市场监管局开发了“食品安全监管综合业务系统”,大力推行信息化监管,并建立食品小作坊行政许可、日常监管电子台账,实现食品小作坊许可和监管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进一步规范食品小作坊行政许可流程,压缩许可时限,优化许可方式,补充完善网络销售、食品安全风险管控等措施,为食品小作坊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今年,省市场监管局将以完成1000家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任务为目标,着力开展特色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工作,不断规范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行为,持续提升我省食品小作坊质量安全水平。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