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8日
公益为文保提供动力

本报记者 赵茁轶 张琪悦

4月25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西安开幕,会上宣布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正式启动。

2019年5月,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倡议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推动各方在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2021年10月,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设立。该基金支持亚洲文化遗产领域的联合考古、文物修复、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展览展示等工作,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扩大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社会参与度、关注度和影响力,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提供持续动力。

自成立以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已探索实施了“吴哥守护人”“巴米扬守护人”“亚洲文化遗产教育合作网络”“亚洲文化遗产青年论坛”等一系列促进文化融通、民心相通的公益项目。

2022年,“巴米扬守护人”项目由中阿双方团队协作,聚焦巴米扬遗址的文保人员及遗产区内人民的教育和生活,聘请当地学者在周末以“馕课”“田野网络课堂”等形式进行授课,提升巴米扬遗址青年文保人员的工作素养。基金会通过“以工代赈”“以学代赈”等措施,培养当地的青年文保工作者。此项目意在促进当地人民文保意识及能力的提升,为在巴米扬当地持续性开展和改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有利环境和坚实基础。

同年,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发起设立“亚洲文化遗产教育合作网络”项目,并联合中山大学广泛联系亚洲各国文化遗产教育相关高校与机构,共同建立亚洲文化遗产教育合作网络,围绕文化遗产教育开展相关活动。项目启动了“亚洲青年‘发现遗产’调研与传播活动”和“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案征集活动”,引起广泛关注。这一项目能够有力促进亚洲各国与地区之间的文化遗产教育合作,分享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经验,促进亚洲国家和地区间文化交流与睦邻友好合作,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储备青年人才力量。

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刘玉珠表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将在中国和亚洲各国政府的支持下,广泛携手亚洲负责任企业、个人,为社会力量搭建参与亚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平台,开辟亚洲人民共建共享文化遗产事业的渠道,助力亚洲各国文化合作走深走实,增进亚洲文明的相互理解与共同发展。

目前,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已募资人民币8800万元,用于支持中国与联盟成员国合作开展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项目。

下一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将加强与亚洲各国之间的联系,重点在战后灾后文化遗产保护修复、联合考古发掘、展览展示、文物追索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后续将开展亚洲文物保护修复、联合考古,策划文物展览展示,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青年人才培养等。

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希望用公益的力量推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激发亚洲文明活力,助力各国民心相通,共建世界美好家园。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