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专刊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6日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2年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202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四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陕西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陕西省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陕西省“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要求,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着力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总体情况

(一)省委、省政府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2022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省政府分管领导对知识产权工作批示76次,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35次。对中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知识产权强国示范试点城市、县、园区工作,建立地理标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专利开放许可,专利导航和全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等表扬肯定,作出部署提出要求。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6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学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听取知识产权工作汇报,研究审议《陕西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对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省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听取知识产权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2023年3月2日,省委主要领导作出大篇幅批示,对全省知识产权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指明工作发展方向,体现了省委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

(二)开启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征程

2022年,我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省委、省政府印发《陕西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省政府相关领导主持召开2022年省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国家知识产权局,省政府共同主办第六届丝绸之路博览会“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论坛,深化对外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我省筹建国家级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被列为省政府2022年立法计划预备审议项目。在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我省获金奖1项、银奖2项、优秀奖26项,数量为历届最多。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盗版多发的重点领域加大整治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版权市场环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发布《陕西省经营者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指引》,重点查处商品和要素市场中的侵犯知识产权问题。省知识产权局深化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在全国排名第三,指导开展“陕西好商标”评价工作,创办首届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实施陕西省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在全国首批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两市五县三园区”分别获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县及园区。省科技厅积极推动技术市场、常态化路演、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科技成果“三项改革”和拟上市企业培育等工作。省公安厅建立一体化实战运行体系,严厉打击知识产权领域违法犯罪,实现打击侵权假冒领域犯罪数量质量双提升。省农业农村厅切实做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农业执法等重点工作。省商务厅继续开展“陕西老字号”申报认定工作,36个企业(品牌)为第二批“陕西老字号”。省文化和旅游厅强化文旅领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省国资委加快落实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鼓励支持省属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加快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省林业局积极做好林草种业创新培养、林草职务新品种保护执法等重点工作。省高院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质效,全省法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经验做法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参考清样》、《人民法院报》等重要媒体专题报道。省检察院发布《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保护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职。西安海关聚集“一带一路”和寄递渠道等重点方向和领域,以“蓝网行动”为抓手,2022年邮递渠道查获涉嫌侵权物品696批、3123件,同比分别增长70.6%和578.9%。各市(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属地责任。通过共同努力,在2022年中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中,我省取得了92.1分的好成绩,进入全国优秀行列。

(三)知识产权创造指标量质再上新台阶

2022年,我省共获授权专利7937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8963件,同比增长22.2%。全省商标注册申请量147629件,全省作品版权登记37082件。全省审定小麦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0个,引进备案非主要农作物品种182个,审查上报登记品种34个。全省PCT国际专利申请542件,同比增长12.7%。截至2022年底,全省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2万件,同比增长21.8%;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0.76件,同比增加3.717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0253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7.653件,同比增长17.0%;全省有效商标持有量突破71万件,全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55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 117 个。累计获批林草植物新品种45个,其中已获得国家和省级良种审定的新品种7个。

二、主要工作情况

(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强化审判主体责任。2022年,全省法院系统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7771件,审结6833件,同比分别上升3.68%和11.05%。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民事案件中,专利权权属、侵权纠纷 370件,占4.8%;商标权权属、侵权纠纷3392件,占44.1%;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3133件,占40.7%;反不正当竞争纠纷及其他案件790件,占10.3%。省高院审理的涉WAPI通信标准非必要专利侵权案,判令侵权人赔偿1.43亿元。7起案件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优秀裁判文书、陕西省“十大法治事件”。省高院共审理各类案件874件(知识产权案件799件、涉外民商事案件25件、仲裁司法审查案件46件),审结832件。“彩虹星球”抖音短视频带货商业诋毁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法院50件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陕西第三届“十大法治事件”以及陕西法院十大审判执行案件。范某诉程某智侵害录音制作者权纠纷,获评最高人民法院优秀公报案例二等奖。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全省10个地级市扩充14家基层法院审理一审知识产权诉讼案件。省高院员额法官直接对下级法院的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和通报反馈,发布《陕西省知识产权民事二审发改案件调研报告》,提高带案指导水平,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动态》刊发了相关经验。省高院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建我国中西部首个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基地;与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出台司法服务保障10条举措;牵头与13家省级机关及院校单位在西咸新区挂牌成立了秦创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心,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省高院服务保障秦创原建设的经验做法入选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典型案例。

强化检察监督效能。2022年,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47件286人,其中审查逮捕71件127人,审查起诉76件159人,追赃挽损金额777万元。共提起公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64件143 人,法院同期作出生效判决44件103人 (含积存),全部为有罪判决。监督立案 2 件,监督撤案 4 件,纠正漏捕 3 人,纠正漏诉 1 人,书面纠正侦查活动违法 29 件。案件主要呈现数量及涉案人数同比下降明显,罪名主要集中在侵犯商标类犯罪,犯罪呈现团伙化、网络化、跨区域化趋势等特点。制定印发《2022 年度全省知识产权检察工作要点》《陕西省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案联系点管理办法(试行)》。推进全省检察机构专门化建设,11个市级院、94个县(区)院设立专门知识产权检察办案组。完善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开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工作方案》。开展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地理标志保护检察监督专项活动。印发《关于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服务保障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意见》,在秦创原总窗口设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

强化案件侦办力度。2022年,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开展“昆仑2022”专项行动,共侦办侵权假冒领域犯罪案件60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35人,刑事拘留294人,捣毁犯罪窝点360个,涉案价值7.16亿元,破获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8起,省厅挂牌督办案件36起,发起全国集群战役案件5起。建设“全省食药环侦大数据情报中心”、市局支队建设分中心、区县局大队建设情报站,明确职责任务,为“情指勤舆”一体化高效运转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健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机制。省知识产权局牵头制定印发《陕西省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工作要点》,提请省政府同意,持续开展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督查检查,并将督查范围从地市扩大到省政府相关部门;出台《陕西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工作指引(2022年度)》,促进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区域协调发展;印发《2022年陕西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方案》,统一推进全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加强对全省软件正版化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平台体系,省知识产权局持续推动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指导各市(区)加快版权工作服务站建设,分别在延安、榆林、安康、西安设立陕西省版权工作服务站6家,进一步优化了全省版权服务站布局,提升版权社会服务水平。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联合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等部门印发《陕西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版权保护工作的通知》,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权益的行为;联合省电影局开展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巡查影院300余场次。省知识产权局与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12315举报投诉办理工作的通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等部门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工作协同机制。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春季农作物种子市场检查,依法打击销售假冒伪劣种子及套牌侵权行为。省林业局联合省公安厅印发《关于建立涉林案件查办协作机制的意见》,严厉打击侵犯林草植物新品种权等涉林侵权假冒行为。

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全省各有关部门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案件查处力度,组织开展“剑网”“昆仑”“清浊”“铁拳”“蓝天”“龙腾”等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共办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65件,其中,商标侵权案件499件,专利侵权案件15件,地理标志侵权案件2件,特殊标志侵权案件49件。全年共销毁各类侵权假冒伪劣商品255种,重量415吨,货值6530万元。省知识产权局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年”活动,制定《陕西省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程(试行)》,全省专利纠纷案件立案328件,结案324件;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相关行为和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强化版权专项治理,联合省公安厅等4部门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2”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短视频、网络直播等领域的侵权盗版行为。省农业农村厅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力度,出动监管执法人员3万余人次,检查企业门店2万多家次,查处整改问题508个。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开展教材教辅整改专项行动,共出动11706人次,检查经营单位4374家次,共排查出版物19万余册。省林业局制定《陕西省林业局2022年打击侵犯林草植物新品种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面组织实施打击涉林侵权专项行动。西安海关开展“龙腾2022”专项行动、“蓝网行动”,全年共查扣涉嫌知识产权侵权货物及物品706批次,12.4万件,实际扣留商品价值共计约525万元,比2021年分别增长71.4%、3.7倍、2.1倍。

强化区域协同协作机制。省知识产权局落实《黄河生态经济带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与相关省份知识产权局共同发布沿黄9省(区)地理标志重点保护清单。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与甘肃版权局签署《甘肃省版权局 陕西省版权局版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西安海关与青岛、上海海关开展跨关区执法协作,共同打击出口侵权货物“口岸漂移”。

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省知识产权局在铜川市、西安市雁塔区等8个市、县、园区开展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我省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家、优势企业65家。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评定陕西省版权示范单位6家、示范园区2家,3家单位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单位,1家园区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园区。省农业农村厅不断加强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落实玉米、水稻、大豆品种审定试验32组、品种316个,落实大豆、玉米核心品种示范展示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示范点23个。

(六) 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完善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检察院联合印发《陕西省打击侵权假冒行刑衔接工作实施办法》《陕西省打击侵权假冒行刑衔接信息共享平台管理使用办法》。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开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2022年,西安海关向法院移交涉嫌侵权商品5批、100吨,案值297.6万元。省知识产权局与省高院、省检察院共同建立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队伍,进一步提升我省知识产权案件技术事实认定的中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省知识产权局、省司法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了人民调解工作。2022年,省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调解案件24件,涉案金额766万元,其中调解成功3件,均得到司法确认。推进知识产权纠纷“融解决”机制建设,西安中院与涉外仲裁机构联合调解1起涉外著作权纠纷案,被评为2022年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十大亮点工作。省知识产权局组建陕西省知识产权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库,首批入库专家14人。省贸促会在第六届丝博会国际馆设置专业展位,免费为参展企业提供纠纷解决、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等多项法律服务。

完善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实施方案》。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联合省发改委、陕西银保监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建成省级地方征信平台。省发改委加强对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信用监测,针对已失信企业主体,开展信用修复专题培训。省市场监管局印发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重点任务分工,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省知识产权局制定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工作方案,制定了《专利代理机构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办法(试行)》。

完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制。省知识产权局、省贸促会制定《进一步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升市场主体应对海外纠纷能力。省知识产权局、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联合印发《陕西省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审查细则(试行)》,完善技术出口环节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工作机制。省知识产权局指导西安市设立陕西省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西安分中心;指导宝鸡市设立海外知识产权保险险种。省商务厅在厅网站开设“知识产权国别环境指南”专栏,每天推送预警信息;对2起省内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进行了法律援助。省贸促会利用智南针等平台信息,每日向陕西省经贸摩擦预警企业发送知识产权相关预警信息;与乌兹别克斯坦驻华使馆等机构联系对接,帮助企业化解涉外知识产权等经贸纠纷,涉及金额超过44万元。

(七)知识产权源头保护

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省知识产权局围绕我省24条重点产业链,组织实施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建设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16个,服务市场主体加强商标品牌建设。指导咸阳、延安等4市向提交增设商标业务受理窗口申请,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举行首届“陕西年度十大新锐IP”评选活动,评选出“长安未知局”“来字碑林”等陕西版权领域十大新锐IP。省国资委制定印发《省属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 ,引导企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省知识产权局建设了首批20家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5家获批国家专利导航服务基地。

推进转移转化赋能创新发展。举办首届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吸引来自全国的350项优秀专利项目参赛,涌现出一批高价值专利项目,促进在秦创原落地转化。制定并实施《陕西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三年行动方案》。全年全省专利质押合同登记968件、合同金额39.63亿元;商标质押合同登记25项、贷款金额2.69亿元。深入实施陕西省专利转化专项计划,组织实施省级项目51项。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推动“丝路版权网”技术改进和效能升级,建成“西部国家版权链”。2022年,已入驻店铺500余家、汇聚商品3万余件,实现影视、图文等版权运营收入2.38亿元。省科技厅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推进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支持企业建立新型研发机构23个、新型校企研发平台30个;举办全省高校院所“三项改革”项目集中路演活动26场,其中32个项目已在秦创原总窗口注册公司、落地转化,25个项目获得融资支持。省国资委不断推动省属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2个品牌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地方国企品牌典型案例。省农业农村厅遴选8个产品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

(八)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交流合作

举办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及活动。首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论坛活动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官员,泰国、柬埔寨等知识产权官员,高校知名学者作论坛发言,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同步中英文视频直播,共计51.53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会。中国贸促会、陕西省人民政府、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共同主办了首届“一带一路”商事法律合作高峰论坛,面向96个国家(地区)同步直播,共计16.5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会。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第38届中国陕西·日本京都书画联展暨第7届中国·日本学生书画联展,在合同中约定知识产权相关条款。

三、知识产权保护基础建设情况

(九)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全省各有关单位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执法队伍人员配备和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举办各类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培训班,提升执法人员办案能力和水平。省委组织部将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省“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并在省级人才计划中加大对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引进培养的支持力度。省知识产权局连续两年联合省委组织部举办全省党政领导干部赋能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专题培训班;面向全省12个设区市开展“订单式”培训;多批次多层次举办企业知识产权培训活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陕西省市场监管系统执法办案人才库,确定 111 名同志为人才库成员;举办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知识产权执法业务线上培训班,参训人员达1100人。省高院加强知识产权审判人才队伍建设,全省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增至173人;举办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培训班,参训164人。省检察院建立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库,4名骨干充实到知识产权检察部;举办首期“全省知识产权和涉外、涉港澳台检察业务骨干培训班”,参训60余人。省司法厅遴选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专家库专家55名。省科技厅颁布了《陕西省创新人才攀登计划实施方案》;设立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支持企业引用“高精尖缺”人才244人;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00支,支持高校(院所)科学家与企业工程师建立固定合作模式和工作机制。省商务厅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维权专题培训和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的讲解培训。省文化和旅游厅加快推进制式服装统一换发工作,举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省林业局举办全省林木种苗质量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全省涉林知识产权讲座等活动,培训执法人员约4700人次。省贸促会与省工商联共同主办“企业国际化经营法律风险防控系列培训”,4万余人(次)参加培训。西安海关举办2022年跨关区知识产权执法能力在线联合培训班。

(十)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强化资金保障,2022年省财政新增1000万元用于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省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预算规模为5500万元,其中808万元专项用于知识产权保护,较2021年度保护专项资金增加199万元,同比增长32.7%。省农业农村厅统筹省级资金 2450 万元,支持8个产品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安排知识产权执法相关经费预算70.6万元。省科技厅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资金1.6亿元;实施“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专项计划,支持拟上市企业22家,金额达2120万元。省高院民三庭2022年知识产权保护专项经费预算20万元,占总预算的65.1%。省公安厅足额保障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经费。省商务厅、省财政厅下达2021年度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贸易摩擦应对法律援助项目支持计划。

(十一)考核及奖励激励工作

完善考核机制,省知识产权局制定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整改工作方案和整改台账,组织开展2022年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执行情况督查检查。省科技厅修订了《陕西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107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进行了考核评估。西安海关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隶属关年度考核指标。坚持激励导向,将“陕西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列入省评比表彰保留目录。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组织开展2021年度举报、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奖励工作。我省3家单位、12个个人获奖。省高院制定《推定“双进”工作常态化的若干措施》《加强沟通联系建立“包片结对”机制》,开展办案标兵、优秀裁判文书评比活动。民三庭被评为“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

(十二)知识产权宣传引导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各成员单位采取丰富多样宣传手段,积极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公平竞争,不断增强权利人、消费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浓厚知识产权保护氛围。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1年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发布会。省知识产权局、省工信厅、省财政厅联合主办陕西省重点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发布会。省高院发布《陕西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5年纪(2018—2022)》《2021陕西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年度报告》。省检察院发布《陕西省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年度报告(2021)》《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保护的实施意见》。全省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通过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网站和新媒体等进行知识产权知识宣传,共推送信息3000多万条。发布典型案例,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林业局、省知识产权局、西安海关等部门单位定期发布各领域有社会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展示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效,提升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西安海关查获侵权外资品牌商标权系列案入选《2021年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