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秦岭是蕙兰的最佳适生区,镇安县地处秦岭腹地,兰花资源丰富、品种众多,目前发现有100余个品种,其中稀有高端品种70余种。
一、案例背景。镇安从唐朝建县起就有栽种兰花记录。近年来,镇安县探索“以兰为题、以兰为媒、以兰为景、以兰为艺、以兰为业”发展模式,通过保护和发掘秦岭蕙兰资源,打造“世界蕙兰之都、秦岭兰花小镇”,初步实现“根在栗乡、花开全球”,走出了一条兰花生态产业发展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二、具体做法。(一)做巧生态文章,打造秦岭兰花小镇。以秦岭兰花小镇建设为载体,大力开发兰文化、兰观光、兰休闲等项目。目前,已建成蕙兰名品培育中心、国兰展示交易中心、兰花繁育栽培基地的“两中心一基地”。
(二)整合优势资源,延伸生态产业链条。依托线上线下兰花交易平台和市场,整合资源,提高附加值,形成育种、栽培、销售、观赏、旅游和技术推广一体化生态产业链,实现以兰花为主题的三产有序衔接。
(三)搭建专业平台,带动群众生态致富。采取“基地+协会+农户”模式,成立兰花产业园运营公司。兰花产业园区发挥资源聚合效应,为基地提供品种、技术、市场等方面支持,与全国24家兰花协会、全县263户兰花繁育养殖大户、2126户兰花繁育养殖散户建立合作关系,拓宽群众生态致富路。
(四)重塑优美环境,助力生态价值实现。改造提升园区周边特色民居136户,建成兰花主题民宿10家,开办特色农家乐5家,新建生态停车场5个,“口袋公园”2个,绿化1.2万平方米,生态宜居带动兰花观光、农事体验等融合发展。
三、主要成效。(一)“从无到有”,科学保护兰花资源。通过开展野生兰花抢救性保护,科学培育稀有品种,保证了兰花品种的珍贵性和多样性。建设秦岭兰花小镇,实现了兰花产业“从无到有”。
(二)“从小到大”,带动生态经济崛起。目前,已繁育养殖兰花20万盆100万苗,每年发苗50万苗,交易销售40万苗,实现收入2亿元以上、利税5000万元以上,带动养殖户均年增收8500元,新增就业1200人。
(三)“从点到面”,造福地方百姓。九畹兰町·秦岭兰花小镇项目基础设施配套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带动了周边农产品种植、加工、贩运,商贸、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专家点评 张远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镇安县立足本地实际,通过开展野生兰花抢救性保护与培育,大力发展兰花产业,保证了兰花品种的珍贵性和多样性,实现了兰花资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让当地百姓走上致富之路,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如今,兰花已成了千家万户的“宝”,印证了“一片绿叶带富一方百姓”的佳话。
商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商洛市秦岭生态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