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社会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4日
田畔上的反诈宣传

本报记者 郑斐 通讯员 康志峰

“不信不听不转账,捂住咱的‘钱袋子’。”4月10日,佳县公安局兴隆寺派出所民警李建强坐在田畔上,给兴隆寺镇中硷村村民高增平讲解近期发生的诈骗案例。“现在涉农电信诈骗套路非常多,我们经常到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反诈防骗知识。”李建强说。

眼下正值春耕时节,农村群众筹措资金购买种子、农药、化肥,而不法分子也利用部分群众防骗意识淡薄,大肆实施犯罪。连日来,兴隆寺派出所组织民辅警深入辖区各农资营销网点进行突击检查,通过面对面讲解、发放宣传单的形式,提高群众安全生产和主动防范意识,努力让群众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为春耕营造良好环境。

“接到电话说您购买的农产品有质量瑕疵,需要退款、双倍赔偿的都是骗局,一定要小心。”辅警赵强强对落谷峁村村民李永涛说着春耕期间骗局的套路,“在购买种子、化肥、塑料薄膜等农资物品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谨防贪小便宜吃大亏。”

春耕时节,兴隆寺派出所把反诈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他们组织责任区民警、网格员走村串户,通过接地气的乡土话语向群众宣讲反诈知识、讲解身边典型案例。特别是梳理出以种植、养殖、农业项目等名义实施的涉农诈骗典型案例,把反诈宣传从街头、会场延伸到田间地头,通过全覆盖、高频次的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

“民警讲的真实案例给我提了个醒,购买农资物品时决不能贪图小便宜。”朱官寨村村民朱召存说。

面对面交流,点对点发放反诈宣传资料,详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及春耕备产情况,兴隆寺派出所民辅警结合春耕期间购买农资物品资金交易频繁等实际,以案说法、以案普法,普及涉农安全生产常识。

“任你电诈套路多,不贪便宜不上当。”兴隆寺派出所所长张海说,“只要大家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骗子就无机可乘。”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