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师念
21世纪初,在西安相继发现了3座北周年间的粟特古墓,分别是2000年在西安市北郊炕底寨村发现的安伽墓,2003年在西安市北郊井上村东发现的史君墓,2004年在西安市北郊炕底寨村西北发现的康业墓。
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粟特人曾经在长安的日常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状况,集中呈现在人们眼前。
粟特人在古代,被称为昭武九姓。汉文史籍称,来到中原的粟特人原住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击走后,西迁中亚河中地区,枝庶分王,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
安伽墓是我国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粟特贵族墓,也是迄今为止发掘的北周时期唯一一座墓主人生前担任萨保这一特殊职务的墓葬。
安伽墓石门门额上刻绘着祆教祭祀场景,围屏石榻上则表现了安伽生前生活场景。矫健的骏马、凶猛的雄狮、彪悍的猎人、精美的酒器、华丽的服饰、欢快的舞步……一幕幕画面使人如临其境,过目难忘。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西汉成帝年间,粟特商队已在中亚撒马尔罕至长安的丝绸之路上频繁从事商业活动。史料记载,粟特人很小就跟着父亲做生意,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会不畏艰辛,可谓“利所在无不至”。粟特人沿丝绸之路东西往返,龟兹、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都是粟特部落的聚集地和商贸地。
粟特人从中原购买丝绸到西域,又从西域运进体积小、价值高的珍宝,如美玉、玛瑙、珍珠等,几乎控制了丝路贸易的命脉。粟特人除了精通业务、善于筹算、不畏艰险、谙熟各种语言以外,还具有许多经商的手段。一些粟特人会投附一定的政治势力,取得一定政治地位,从而有利于商业活动的开展。此外,粟特人也会凭借宗教活动促进商业活动,萨保其实也是商队的首领。
安伽墓的发现,有力地佐证了粟特人不远千里,从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迁移到中国,为丝绸之路的繁荣和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他们是早期丝绸之路商贸的担当者,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传播者。了解粟特人的历史,对于弘扬丝路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