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综合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0日
产业依托生态发展壮大 生态借助产业实现价值
——商洛市柞水县木耳产业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柞水县位于秦岭南麓腹地,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温润,年均气温保持在18-25℃之间,全年光照1600多小时,土壤酸碱度5.4,水PH值6.5,是木耳最佳适生区。

一、案例背景。柞水县牢记嘱托,以打造木耳为主的百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为抓手,聚力打造全国木耳全产业链示范基地,使木耳产业从分散化种植走向规模化产出、由原生农产品走向精深加工的终端产品、从传统化管理走向数字化管理,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生态增值,让木耳从单一产品到全链发展,做成了大产业。

二、具体做法。(一)做强品牌,实现生态溢价。建立健全柞水木耳生产和质量“两个标准”及检测、追溯、诚信“三大体系”,实现木耳产业全程可查可控可视。发布“柞水木耳”区域公用品牌,柞水“黑木耳”产品获得GAP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二)科技创新,助力生态产业。围绕柞水木耳特色菌种选育、深加工产品开发、产品质量管控等聚力攻关,搭建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制定黑木耳、玉木耳菌包生产和大棚吊袋栽培4项技术规程,提升了产业发展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三)链条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引进了25个总投资59.91亿元的木耳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开发了木耳多糖、木耳肽、木耳菌草茶等生态产品22类98种,促进木耳由食品向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领域和高端产品发展,逐步实现全链发展。

三、主要成效。(一)生态产业发展壮大。建成木耳主题农业园区16个,培育壮大省市级木耳龙头企业13家,发展木耳1.5亿袋,干品产量6600吨。发展直销店98个,培育销售企业6家、电商主体190余家,在省内外开办木耳产品协作店41家。

(二)生态产品实现溢价。木耳产业产值达到16.5亿元,带动2.45万人致富增收,木耳产业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以上。突出循环利用,年处理废弃菌包1.2亿袋、废弃菌渣6000吨,生产生物质颗粒、有机肥等衍生产品1万吨,实现经济价值3000万元。

(三)三产融合协同发展。建成以木耳种植、科普、体验观光为一体的金米木耳产业园、西川木耳小镇两个3A级旅游景区,建成老庵寺木耳观光产业园木耳主题公园、休闲农庄、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促进木耳和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三产协同发展。

专家点评:于贵瑞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柞水县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木耳适生地域优势,发挥科技在产业发展中起到的引领作用,以发展“全链条、大融合、集群化、生态化”的特色富民产业为基点,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为根本,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推动特色产业从规模扩张型向效益提升型转变,木耳产业依托生态发展壮大、生态借助产业实现价值,最终实现生态增值、农民增收,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商洛市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