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副刊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0日
古城闰二月

李亚军

进入农历二月的那几天,西安还冷冷的,时阴时晴。癸卯年的春姑娘,似乎离不开雨伞,也脱不下棉衣,难以热情和奔放起来。

立春的大旗在寒风中抖了几下,又悄悄躲了起来。春的影子朦胧,只是象征性地在提醒人们,大年已过完,得起身劳作了。正月的最后一天,雨水节气到了。此前的一周,有连续的小雨与寒风,天未暖,更加寒。我迫不及待地飞到南方去找春。海口,木棉、紫荆、炮仗花绽放,开得烂漫,到处猩红。再往南走,万宁俨然是春天,风习习,满目葱茏。到了陵水,就真入夏了,正午前后很难待在户外。

进入3月,西安的春意也在悄然释放。我像早起的蜂蝶一样,频频出城探春。北城墙边的桃花开了,紫红、粉红、粉白,与还没凋谢的蜡梅一起,在高大的灰墙前亮丽呈现。终南山下,玉兰树向阳的一面率先开花。曲江池边,杨柳丝丝一径斜,柳丝随风轻摇,一池碧水轻漾。很快,惊蛰到了,天地一起发力,万物争相萌生。牡丹萌生出紫色的小芽卷,绣球的干枝下冒出绿芽尖,杏树枝头更是点缀着点点紫。阳光像多情的恋人,热情地抚摸和催促着人们。一夜之间,杏花在枝头密密匝匝,唐村的百亩桃花灿若云霞。东风二月春如海,鸟的叫声带着香甜,蜜蜂的嗡嗡让人头晕,阳光已经有些发烫,晒得我脸上生疼,古城迎来最热烈的春。

仅仅十天,一日花开,一周入夏,春姑娘像醉了酒一样,肆意舞动五彩的花裙,大胆抛洒热情的流光。瞬忽间,老天仿佛担心兴奋的人们忘了,马上又变了脸,起风,扬沙,降温,天阴冷着,即使放晴,太阳也像冰箱里的灯。

倒春寒下,人们马不停蹄地劳作,花木也在时不我待地生长。不知不觉中,所有的花都开了,所有的树也都绿了。闰二月的第一天,陕西宾馆的湖边,桃红柳绿自带水色,显得更加明艳。梁家滩的河岸上,石楠的新叶像火苗一样成堆地燃烧。只是,春风还暖不起来,春雨不时造访,所有的草木,又立于细雨中,桃花含清泪,海棠凝胭脂。

室外的天在悄悄回暖,阴坡里的玉兰抓紧开放,嘴巴张了几十天的茶花终于一吐为快,青龙寺的樱花吸引了排长队的游人,人们和花木都像过节一样欢喜着。我欣喜地坐在阳光下,感觉年已经过去了好长时间,倒春寒也纠缠了几周,是时候享受春光明媚了吧。

清晨5点钟的天空,一片空明。等着迎接旭日时,我忽然觉得,这个春天真不易。4月的太阳已经升起,二八月的衣服还胡乱地穿着。我把这样的感觉说给老师,他呵呵一笑:“我们看到的还是二月的太阳。”隔着两千里,听到这句话后,我下意识地拍了一下脑袋,认真琢磨起这个闰二月。

浩瀚的宇宙里,太阳一直不紧不慢地转着,地球亦步亦趋地跟着。为了赶上公历的步伐,古人发明了闰月,把积累下的一些光阴寸头,每隔一段时间就累加起来,在两历之间“闰”一下。癸卯年的春节来得偏早,太阳光的直射点还在慢慢归来的路上。担心天地撑不起三月的阳春,农历的脚步特意在二月多逗留一番。如果我们能像调时钟那样,把日历往前拨回一个月,身体里关于天气的记忆和春天的感觉,也许会自然许多。这么想时,我有些好奇,为什么不提前闰一下?提前到正月,那我们就能过两次年,多好。

闰二月,让春天更多地徘徊了一阵,也让二月有了更多的春滋味。从雨水到谷雨,再跨过清明,二月连着初夏的班车。只是,二月的天,少了些许三月的暖。历法调节的,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字。还好,柳枝照常婆娑,麦子照常返青,果木照常坐果,姹紫嫣红一样没缺,鸟鸣燕归也一个不迟。

作为年的序章,春难免会有冲动,步伐或迟或早,天气或热或冷。也许,多彩和多变本身就是春的天性。她和人一样,还走在成长的路上。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