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文化遗产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18日
以天空作舞台 讲好文化故事

武丹

张天伟热爱风筝,更热爱传统文化。他用一颗匠心打磨每一个作品,是手艺人对技艺的坚守,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与传承。

在张氏动态风筝工作室,记者见到了他历时10年研究、8个月创作的“秦始皇铜车马秦俑军阵”风筝。风筝头部的“秦始皇铜车马”用900多根竹条制作而成,其中最细的竹条剖面厚度不过1毫米,造型精巧、做工精良,堪称艺术品。

当他用手轻轻拧动最外侧充当风轮的车轮,驷马昂首摆尾、奋蹄奔腾,驭车人挥臂驱驰、四下张望,两侧车轮飞转、滚滚而前。想象着放飞时铜车马连着48排192个“秦俑军阵”的震撼场景,记者似乎穿越千年,听到了隆隆车马声,看到大秦一扫六国的恢宏气势。

“我是西安人,兵马俑是西安出土的国宝。我就是想让人能够通过我做的风筝,换一个角度感受咱西安的文化底蕴,领略咱陕西更多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张天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30多年来,张天伟在保护传承张氏风筝制作技艺本身的同时,还将其拓展为一种“二次传播”的载体,不遗余力地为更多类型、更多题材的陕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传播舞台,力所能及地为推动陕西文化强省建设作贡献。

“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好、传承好,也要利用好。近年来,张天伟借“秦始皇万里长城”风筝,精彩呈现了陕西的宏阔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壮丽史诗;借“皮影”风筝,巧妙传播了传统皮影的制作技艺和表演艺术,并加入秦腔元素,把“陕西声音”传得更高更远。

以天空作舞台,以风筝为主角,演绎中国文化故事。背负着“非遗传承终身成就奖”的荣誉与责任,张天伟积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利用本身这一宝贵财富“传播”更多宝贵财富,让张氏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的身份超越了“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也让讲好陕西文化故事有了更多视角。

如此想来,张天伟对风筝的热爱,似乎比记者所认为的更深沉、更深刻。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