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南楠
把大兴调查研究作为重要内容,是这次主题教育的一个鲜明特色。开展调查研究,为的是深入实际、了解实情、破解难题。有的领导干部在基层调研时,热衷于走规定路线、看示范样板、听标准汇报,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这样只看“门面”“窗口”不看“后院”“角落”的调研,结果可想而知。
“门面”和“窗口”多半是地方经过精心打造的“样板间”,对于成绩无限制夸大,对于不足则避重就轻,聚焦于此往往看到的都是成绩亮点,看不到问题、找不到缺陷。民情摸不准,就不能把准脉、对症下药,惠民之措施也难以精准到位。而那些容易忽略的“后院”和“角落”,恰恰是矛盾比较集中、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深入调研,就能看到真情况、摸到真意见、抓到真症结。调查研究要想解决问题、取得成效,就得既看“门面”和“窗口”,更看“后院”和“角落”。
一些人之所以不愿、不想、不敢到“后院”和“角落”看看,说到底是心虚,掩盖问题与不足,怕问责;是对调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担当精神不够。在全省大兴调查研究,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必须坚持攻坚克难,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勇于涉险滩、破难题,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要求,敢于接“烫手山芋”、善于钻“矛盾窝”,做到每个“后院”都不放过,每个“角落”都不落下。
领导干部是否愿、想、敢到“后院”和“角落”看看,体现着是否有勇于担当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看“后院”“角落”只是方法手段,通过调研看到真相、取得真经、结下真情才是目的。这需要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接地气,走到群众家,摸被褥、揭锅盖、看粮仓,实打实了解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基层群众同坐小板凳、同喝大碗茶,大家敞开心扉,交心换心,听见老百姓的真实想法、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看见切切实实的发展难题。
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明确了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等六种调研方式。各级领导干部要根据实际合理选用调研方法,多渠道、全方位、深层次了解情况,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言,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把基层情况问深、问细,把群众情况吃准、吃透,切实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摸清弄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