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社会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17日
损人又害己 千万别犯傻

霍海澎

当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持续高发。犯罪分子紧跟社会热点,精心设计骗术,针对不同社会群体随时变化诈骗手法和“话术”,步步设套,迷惑性强。

诈骗集团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呈现出多行业支撑、产业化分布、集团化运作、精细化分工、跨境式布局等跨国有组织犯罪特征。特别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诈骗分子利用第三方或第四方支付、跑分平台、数字货币、贸易对冲等多种方式,不断改变转账洗钱手法,转账速度快、隐蔽性强,给追缴赃款带来很大困难。

与此同时,不少人非法买卖、租借银行卡、电话卡,看起来来钱快,实际上却是拿着“蝇头小利”“帮别人数钱”。他们或利用银行账户、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为他人代收款,再转账到指定账户,从中赚取佣金,充当跑分的“工具人”;或非法获取并提供批量社交媒体账号、“解封”封禁账号,无形中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帮凶”,大大增加了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难度。

天上不会掉馅饼。租借、出卖银行卡,看似是发财的“捷径”,通向的却是“被告人席”。“帮信罪”大多数犯罪嫌疑人均未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认为只是卖了几张自己名下的卡、帮别人转了几笔账,非法获利不多,不太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实际上,公安机关在加大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力度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帮信罪”的侦查打击力度。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想赚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也得看是不是干净的钱。广大人民群众要增强法律意识,不租借、出卖手机卡、银行卡,不轻易相信骗子的花言巧语,应聘上岗时要问明工作性质,拒绝不当得利、违法得利,避免成为网络犯罪活动的“帮凶”。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