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时事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15日
制度改革破局,让独立董事名副其实

新华社记者 谭谟晓

国务院办公厅14日发布《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国证监会随后就相关管理办法征求意见。此次改革坚持问题导向,首次在制度层面厘清了独立董事的角色定位、职责范围、履职方式、法律责任等,有助于独立董事真正做到“独立”又“懂行”,当好上市公司守护人。

独立董事,顾名思义,就是要发挥外部人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在上市公司中发挥决策、监督和咨询的作用。这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完善公司治理的一个机制性安排,更是督促上市公司规范经营、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一个监管举措。

自2001年我国资本市场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来,独立董事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受定位模糊、责权利不对等等制约,部分独立董事沦为“花瓶董事”“人情董事”“不独立董事”,蜻蜓点水式的履职效果欠佳。

此次改革直面独立董事名不副实的问题,清晰界定独立董事的角色定位、职责范围和法律责任,明确独立董事履职方式,建立提升独立董事独立履职能力的机制,以系统性改革助推独立董事制度落地落实。

让独立董事名副其实关键在于“独立”。从公司治理实践来看,让独立董事与大股东和经营层绝缘不现实,关键要提升独立履职能力。此次改革从任职资格、提名选举、人才来源等各环节完善制度设计,将进一步提升独立董事的独立履职能力。通过独立董事专门会议、重大事项事先认可等履职方式安排,对独立董事的独立履职给予保障。

让独立董事名副其实需要责权利匹配。身为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的决策不担负实际责任,就失去了独董制度的意义。但如果让独立董事为上市公司的所有行为都承担责任,又很不现实。责任过轻或过重都可能导致过罚不相当、“劣币驱逐良币”等问题。为此,有一个清晰的职责范围、责任边界,实现责权利匹配,是独立董事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让独立董事名副其实需要提升履职能力。不是公司的人,还要管好公司的事,对独立董事来说并不容易。一方面,上市公司要从组织、人员、资源、信息、经费、履职风险防范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为独立董事履职打造硬环境。另一方面,独立董事也要真正担起责任,履行好上市公司守护人的职责。

独立董事制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需久久为功。要坚持立足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和资本市场发展阶段特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体系,为加快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