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医护人员正在为小刘(左)布置考场。
本报记者 张家祯文/图
“我觉得特别暖心,医护人员为我一个人提供了这个特殊的考场,让我能够参加考试,非常感谢他们。”3月30日,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一名特殊的研考生小刘(化名)在这里完成了当天的考试,并对医护人员表达深深的谢意。
3月14日,小刘因为流鼻血不止,来到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检查。血液内科医生冯娟在接诊中得知小刘近期牙齿、鼻腔不停出血且血常规异常后,立即安排他住院检查。随后,血液内科主任高广勋和急诊科联系,为小刘开辟绿色通道,并第一时间将小刘从急诊病房转至血液内科病房。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刘的病情趋于稳定。其间,医生护士在查房时,总能看见小刘在看书。原来小刘今年参加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他以高于分数线36分的好成绩通过初试。在得知自己病情的那一刻,小刘认为自己会与这次的研究生复试失之交臂。
“绝不能让孩子错过机会!”经过前期治疗,小刘身体有了明显好转,病情稳定,但是离院参加考试还是存在很大风险。在得知患者的情况后,医院协助小刘联系了报考学校。医院、学校经过协商,决定在病房为小刘进行一场“特殊”的考试。
“我们特意腾出一间病房,给病房提前进行了全屋杀菌消毒,放置了一张病床、一张考桌和椅子,配备了监控摄像头、文具、水、纸、手表等物品,同时,我们准备了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医疗器械和应急药品。”高广勋告诉记者。
3月30日15时30分,距离开考还有1个小时,试卷在严密的监控下被送达医院。16时30分,监考老师下达了“考试开始”的指令。医护人员守在病房门口对考生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测。
“当医生这么多年,我是第一次参与监考。”冯娟说。考试过程中,医护人员一直守在门口,观察着小刘的身体情况。2个小时后,复试笔试结束。现场的医护人员丝毫没有放松,立即进去给小刘打上点滴,因为第二天早上小刘还要参加面试。
3月31日上午,这场特殊的考试圆满结束。“考生辛苦准备了一年,不能因病情阻挡孩子的梦想,希望他能取得好成绩。”血液内科护士长白燕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