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陕西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观摩特别报道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09日
观摩项目介绍

4月7日,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现场展示的相关产品。 本报记者 张辰摄

4月7日航拍的年产12GWh新型动力电池扩产项目。 本报记者 刘印摄

4月7日航拍的阎良区航空供应链基础配套项目—部件装配集成交付中心建设现场。 本报记者 刘印摄

4月8日,年产2万吨锂材料一体化项目现场摆放着企业生产的相关产品。 本报记者 张辰摄

4月6日,在国际智能冷链新材料产业链项目制冷设备生产线上,工人在加工产品。 本报记者 赵杨博摄

西安

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

该项目占地约167亩,总建筑面积约17.8万平方米,总投资125亿元,主要建设12英寸集成电路用硅片生产线、厂房及其他辅助、动力、环保等配套设施,规划产能50万片/月。项目建成后,亩均税收181万元,带动就业约1500人。项目满产后,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一期+二期)整体月产能将达100万片,生产规模将进入全球同业前六,将有效补足和完善陕西省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链,进一步提升我国半导体硅材料产业技术水平和半导体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

年产12GWh新型动力电池扩产项目

该项目占地约1000亩,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总投资70亿元,主要建设新型动力电池生产线及其配套零部件,建成后将形成新型动力电池产能约12GWh,预计年产值120亿元。目前一期已建成投产,二期开始设备安装,预计2024年全面投产。该项目对完善陕西省新能源产业链、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本地配套能力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建成后将为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及外部整车制造企业提供高品质动力电池,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大。项目建成后,预计亩均产值1200万元,带动就业约4000人。

三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

该项目占地867.84亩,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主要生产矿用宽体车、液压支架。该项目涵盖仓储中心、下料中心、机加中心等智能化“灯塔工厂”生产线,将自动化、数字化深度融合,应用视觉识别、自动抓取、多机协同、智能化工艺数据库等技术,建成智能制造的“灯塔工厂”。项目建成后,将自主研发高强液压支架和纯水液压支架,其产品具有性能稳定、品质优良的特点。项目投产后,预计前三年累计产值100亿元,累计纳税约6亿元;第四年后,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年纳税约6亿元,可带动就业约2500人。

阎良区航空供应链基础配套项目—部件装配集成交付中心

该项目占地200亩,项目总投资16亿元,建成后年产值约23亿元,主要建设机载维修检测中心、机载集成交付中心、大部件集成交付中心、中航供应链集采中心、供应商培育中心、专家公寓、餐厅、活动中心、室外工程(充电桩、绿化等)等设施。

该项目是全国唯一集机载、大部件原材料交付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和配套的集成交付平台;是全国第一个具有全产业链延伸属性的园区,也是全国首个由中航西飞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园区。作为航空供应链集成交付的重要载体,园区建设以配套飞机总装为核心,最大程度实现主机厂所和配套供应商的深度合作。

(本报记者 刘印整理)

铜川

年产2万吨锂材料一体化项目

该项目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片区,占地260亩,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1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工业级碳酸锂生产线和高效精制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配套建设在线分析、物料输送、尾气回收等系统,建设全国工艺领先的碳酸锂生产项目。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年产8000吨锂材料项目,二期年产1.2万吨锂材料项目。

电池级碳酸锂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核心原材料。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电池负极材料以及动力电池相关电解液等配套项目和产业落地铜川,对做强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铜川由传统能源产业向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年产8000万只精密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

该项目位于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主要建设汽车配件、医疗器械、环保新能源、仪器仪表等精密零部件加工生产线,目前已安装马扎克中心加工设备、数控车铣中心、巨浪精密车铣复合、二次元零部件检测仪器、三坐标零部件检测仪器等各类设备80台。项目全部建成后,设备可达200余台,成为全省规模较大的精密制造数字化工厂。

该项目于2022年11月签约、开工,3个月实现部分生产线试生产。产品覆盖军工、汽车、仪表仪器等多个领域,并实现与铜川铭帝铝业、达美轮毂等企业产业配套。项目建成后,企业精密加工规模将位居全省民营企业前列。

国际智能冷链新材料产业链建设项目

该项目位于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占地50亩,建设年产1500万平方米聚氨酯冷库板、3万套制冷机组、2万套移动冷库、200万套冷链用果筐4条生产线,推动冷链产业链做优做强,建设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绿色节能、智慧低碳冷链产业链综合示范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建成3条生产线,分别为年产1500万平方米聚氨酯冷库板生产线、年产3万套制冷机组生产线、年产2万套移动冷库生产线。正在建设年产200万套冷链用果筐生产线,计划2023年11月建成。

项目拥有西北地区领先的冷链仓储全产业链生产线,填补了西北地区冷链仓储产业空白。项目聚焦现代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

(本报记者 杨鹏整理)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