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深度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05日
古树名木,记录着历史……

陈宏江

古树名木是珍稀林业资源,保护古树名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可以说,保护好古树名木,就是保护“绿色文物”,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中就包含人类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爱护。具体来看,陕西古树名木保护得力。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黄帝手植柏等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都在陕西,充分表明陕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成效显著。

这些古树名木,历经沧桑岁月,本身就记录了一定时期内的气候、生态、土壤等大自然环境变化信息,极具科研价值。同时,其所见证的历史片段具备史料价值,自然就构成了“绿色文物”。

因此,古树名木对历史文化、科学研究和旅游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保护好古树名木,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科学研究,推广应用科学研究成果,普及保护知识,提高保护和管理水平。

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推进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完善古树名木数据库,实施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加快推进古树名木保护法治建设,讲好古树名木承载的历史文化故事,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切实保护好三秦大地上的古树名木资源。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古树名木的保护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各地在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前应充分论证,要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系统考察古树名木特点、生长状况等,审慎考虑保护措施,避免对古树名木造成破坏。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