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7日
绘就乡村“新画卷”

黄宗跃

春回大地,草木勃发,广袤田野,欣欣向荣。一座座美丽的村庄,一处处蓬勃发展的农业产业,一张张充满希望的笑脸……三秦大地上,处处涌动着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热潮。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乡村振兴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到着力塑造人心和善、和睦安宁的乡村精神风貌,每一项具体部署都渗透着党中央对亿万农民的牵挂、对和美乡村的期许。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为在陕全国人大代表和住陕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乡村建设,规划先行。绘制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必须执好乡村规划之笔,谋定而后动。全国人大代表、礼泉县袁家村党总支书记郭占武认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出了具体部署,只有“面子”和“里子”同时绣,才能绣出乡村振兴美丽画卷。面向未来,必须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把握“和”“美”基本要求,因地制宜,尊重发展规律,预判发展趋势,找准发展定位,优化产业布局,硬件软件两手抓,把原生态乡土特色彰显出来,把现代化生活元素融入进去,做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融合,绘好乡村形神兼备的和美蓝图。同时,要充分激活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让其充分参与规划、检验效果、享受成效,让乡村规划接地气,让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加充实。

巩固提升乡村建设成果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支撑。2022年,我省新改农村户厕484.4万座,普及率78.1%;93%的自然村实现垃圾收运处理;34%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一个个数字背后,是持续改善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焕然一新的乡村面貌。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方面要立足乡村自身优势,聚焦产业发展、经济生态,注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多功能协调发展,推动产业发展为乡村各类劳动力带来更多就业机会,进一步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建立帮扶带动机制和乡村资源资产共享机制,处理好乡村自然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打造传统的单一村庄、组合乡村群、城(镇)郊型新社区等多种类型并存、各具特色优势的乡村发展新格局;鼓励村集体和农民、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乡贤等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建设和营运,让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更开放包容、更具活力。

乡村治,百姓乐,国家稳。把“和”“美”的理念始终贯穿在乡村建设的始终,不断推进乡村治理,必将塑造人心和善、稳定安宁的乡村风貌。以“积分制”“清单制”为抓手,开展“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是我省以乡村治理实现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新的赶考路上,要持续通过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合一”和智治赋能,不断推进城乡公共保障平等化和一体化,加快乡村人居环境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的相关制度体系构建;走多元主体组织化、制度化参与农村社区管理道路,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作用,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以村规民约立本,以道德评议育人,涵养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乡风文明,发挥成风化俗的力量,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必须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抓。让我们锚定目标,坚定信心,铆足干劲,埋头苦干,真正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让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之地。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