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科技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13日

地环所最新研究为预测西北气候变化提供新线索

本报讯 (记者 张梅)2月2日,记者从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获悉:该所气候模拟团队解小宁研究员等联合美国、欧洲及日本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南亚和东亚的人为硫酸盐气溶胶污染会导致中亚干旱区夏季降水特别是对流性降水和极端降水显著增加。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通讯-地球与环境》期刊。

中亚五国和我国新疆的亚洲中部干旱区,被称为中亚干旱区,是地球上最大的非地带性干旱区之一,也属于水资源和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地区。研究文献报道和依据多种观测资料显示,中亚干旱区特别是我国新疆地区在过去几十年来呈现出显著的变湿趋势。但这一变湿趋势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解小宁研究团队基于降水驱动和响应模式比较计划,对其进行了多模式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亚和东亚的人为硫酸盐气溶胶污染会导致中亚干旱区夏季降水特别是对流性降水和极端降水显著增加。“由此可以解释中亚干旱区的显著变湿趋势。” 解小宁介绍,“南亚和东亚污染地区的硫酸盐气溶胶浓度升高,通过快反应过程降低了亚洲中纬度地区大气温度,从而引发对流层高层亚洲西风急流向赤道方向移动。”

“我们又通过水汽收支分析发现,西风急流南移有利于来自低纬度的水汽供应增多及水汽在中亚干旱区的汇聚。与此相反,吸收性黑碳气溶胶会使得亚洲西风急流向北移动,而导致中亚干旱区夏季降水有所减少,这可能会部分地抵消硫酸盐气溶胶的气候效应。”解小宁说。

这一研究结果也表明中亚干旱区降水异常与南亚和东亚地区人为气溶胶排放之间存在遥相关,突出了人为气溶胶对大气环流和水循环影响的远程效应,并指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除了受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还依赖于南亚和东亚污染区的气溶胶排放,为准确预测我国西北地区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线索。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项目的共同资助。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