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文化遗产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20日

大寒待阳春

陈毓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正值寒冬腊月,数九寒天,万类萧索,河流结冰。

谚语有“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冻成一团”。民间的“数九”习俗,从冬至逢壬日算起(也有从冬至日算起),大寒在三九、四九之间。“三九、四九,冻破石头”就是说大寒之寒冷。

古人有诸多写大寒的诗句,如“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等,字字句句都在指向大寒时节自然的天象物理特征——寒冷。

农谚说“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大寒一夜星,谷米贵如金”“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腊月三场白,家家都有麦”“九里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在这个时节,寒冷、下雪,才是正常的物候特征。因此,如果看见麦子在大寒节气旺长,呈一片碧绿之势,老农人会忧心忡忡。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和室外辽阔世界的冷意对应的,是室内火的温暖。一家人围炉烤火,烧一碗醪糟,有酒的暖意,也能饱腹,两全其美。醪糟要“进九”后才做,耐放,且长放酒味浓,不会变酸变坏。醪糟可以用白米做、黄米做,甚至用麦仁做也自有一番好滋味。童年滋养在醪糟的酒意里,长大后谁还没点酒量呢。

围炉烤火,也顺带烤吃的,啥都可以近火烤一烤。半个馒头、一块冷饼在火的烘烤下重获好滋味,冷冻如铁的柿蛋子、土豆、红薯、花生、黄豆粒、柿饼,仰赖火备受追捧。柿子一点点解冻,柿油滋滋冒出,一股甜的油香,混合着红薯、土豆以及馒头、饼子的焦香飘散出来,叫人闻饱,又更觉饥饿。香气透过纸糊的窗子弥漫到院子里。

冰天雪地中,松、竹、梅不畏严寒,是隆冬深寒中的另一番诗意。“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梅花;“北风天大寒,平地雪三尺。萧然轩窗外,见此万竿碧”,这是竹子;“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这是寒松。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历来为文人雅士爱悦。农妇喜悦的,却是自家母鸡在寒冬腊月孵出一窝唧唧叫唤的小鸡雏。小鸡雏可爱幼稚,泛着金黄色,让严冬瞬间有了盎然生机。

大寒三候,一候“鸡始乳”,鸡感知阳气而孵育小鸡;二候“征鸟厉疾”,鹰隼等猛禽在寒野捕猎过冬的小动物;三候“水泽腹坚”,即便河流冻透了,冰层下面依然涌动着生命力。

“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大寒在农历的年终岁尾。旧年将尽,新岁欲临,除旧布新迎节是最重要的事。

祭祀。我们祭灶神,从一锅热饭中盛出第一碗供灶神享用。拜神的时候不能说话,只有在拜年年结果子的桃树苹果树李子树的时候,我们的语言表情才敢带出活泼。

备年肴。备年肴从赶集开始,时间尚宽裕。我们赶双日集,也赶单日集,既比了年货,也多了选择。赶集买回一大堆吃的喝的用的。一年到头,此刻最在乎留余。

杀猪,制腊味。肉一排排挂满山墙,看着都安定富足。

吊挂面,蒸馍馍,要做的事都在计划里。迎节是一连串的日子,一心一意希冀美好吉祥。

除垢,洗涤家里所有能洗的。窗棂、壁橱、墙角清扫得一尘不染,窗明几净。劈柴垛子高高摞起,柴堆里有硬木头、软木头,硬木头煮肉,软木头炒花生。

等过年的红肉酥肉都烧好,萝卜、红薯、土豆、大葱从菜窖里拿出来,给小孩子的零嘴也备足。麻糖粘好了,果子炸好了,花生瓜子炒好晾在筛子里了。

这一切都忙停当,最后一件事就是清水洗尘。一家人都要在除夕前洗个澡,热水烧了一锅又一锅,清水盛出一盆又一盆。洗去一年的尘垢劳苦,精精神神、清清爽爽迎接新年的万吉万宜。

等这一切都做完,就剩下全心全意享受年节了。当除夕贴出春联,爆竹声在家家户户门前响起时,会让人联想到春天繁花一朵朵绽放开来。

可不,最寒冷的大寒节气之后,我们马上就要迎来立春节气。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似乎一个眨眼,柳枝已挂出一层浅浅绿意。寒尽头,春来矣。春夏秋冬,如是,大自然进入又一个轮回。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