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18日

大片“望天田”变成连片“高产田”

——西安市临潼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著

临潼区新丰街道樊赵村高标准农田呈现出一幅现代农业新画卷。 本报记者 董剑南摄

本报记者 董剑南 通讯员 王三合

一望无际的麦田里,麦苗茁壮成长。白身红顶的玻璃钢井房点缀在翠绿的麦田间,台架式电力变压器高耸矗立。1月5日,在西安市临潼区新丰街道樊赵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施工方正利用晴好天气,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通电前的检查。

“以前这里农田零碎,基础设施薄弱,田间道路狭窄坑洼,机耕不便,粮食产量不高。”工作人员王典说,他们通过施工,将原本的“小块地”“不平地”打造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节水高效、宜机作业、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为粮食增产、群众增收提供保障。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2022年以来,临潼区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在马额、铁炉、新丰和零口街道的16个村建成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涵盖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农田监测信息等工程,让“望天田”变“高产田”。

“我们村旱地多,要是不能及时浇灌,估计亩产250公斤也达不到。原来的灌溉井年久失修,出水不利索,费时费力还增加种地成本。”新丰街道樊赵村店北组种植户毛忠孝今年种植了10多亩小麦,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式,他深知让麦田喝上“丰产水”的重要性。

“改造以后,每300亩地就有一眼100米的深水井,每口井还配套地下管道,管道每隔50米就有一个出水口,以后浇地再也不怕跑水、跑土、跑肥了。道路配套也跟上了,全程机械化种地近在眼前。”正在平田整地的毛忠孝笑着说。

“樊赵村是临潼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片区之一,全部建成后,项目片区农田灌溉保证率、道路通达率、农业机械化率将达到10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可提高23.5%。”临潼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科负责人郝霆介绍,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成老百姓能用、实用、好用的农田,临潼区成立工作专班,编制《西安市临潼区2022年度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细化工作措施,夯实单位职责,抓好项目施工,强化督导机制,确保高质量完成工作。

高效率管护是确保高标准农田长期发挥效益的关键。针对农田设备后期的维护和管理,临潼区农业农村局加强了对街道、村干部的培训和指导,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规范高标准农田资产移交和后续管护利用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制定管护制度,组建管护队伍,实行网格化管理,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等工作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考核,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管护人员和设备维护费用支出,确保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长期发挥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自2011年以来,临潼区共建成高标准农田32.2万亩,平均亩投资1290元,项目总投资31813.89万元。其中,2021年度建成高标准农田3.7万亩,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2021年度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评价激励县(区)。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不断推进,也为集约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2022年12月28日,农业农村部公布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名单,临潼区成功入选。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可以减少旱灾损失,带动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发展,成为粮食保供、群众增收、农业增产的重要项目。”临潼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军鹏介绍,下一步,临潼区将继续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稳定提升粮食产能,让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