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为英雄立传 为故乡著书
钟法权在鲁迅文学奖颁奖现场。
《张富清传》。
陈仓在鲁迅文学奖颁奖现场。
《月光不是光》。
钟法权《张富清传》获鲁迅文学奖。
本稿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师念 见习记者 李静茹
11月20日晚,由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市委宣传部、湖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在中央歌剧院隆重举行。这是中国作协首次举办以国家级文学奖颁奖典礼为核心的文学盛典,也是彰显文学价值、传递文学力量、拓展文学道路的全新探索。
鲁迅文学奖创立于1997年,每4年评选一次。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选时限为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设置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每个奖项获奖作品不超过5篇(部)。陕西作家钟法权作品《张富清传》获报告文学奖、陈仓作品《月光不是光》获散文杂文奖。
■ “为心中最敬仰的英雄写部传记”
钟法权一直有一个梦想:“为心中最敬仰的英雄写部传记。”
2019年的春天,圆梦的机会如期而至。深藏功名60余载的张富清被大家所知晓。钟法权告诉记者:“当时媒体对张富清进行了大量宣传,但我觉得还不够全面和完整。为此,我萌生了为老英雄张富清写一篇全面、立体、感人的报告文学的想法。”
在陕西省作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下,钟法权信心百倍地拉开了《张富清传》的采访创作序幕。
为写好这部传记,钟法权深入陕西洋县、湖北来凤县,走访了张富清出生、成长、工作、生活过的所有地方,与张富清老人促膝长谈,从他本人及其身边亲友、同事、战友的口中,获取了大量完整丰富的素材。
在钟法权进行《张富清传》创作初期,张富清先后获得“共和国勋章”等荣誉。
面对一个深受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肯定和赞扬的模范英雄人物,面对一个深受全国人民敬仰的老英雄,如何写出与老英雄崇高道德相吻合、精神境界相一致的文学作品?在苦苦思索中,钟法权从大量的采访素材中,从张富清的成长足迹中,发现了张富清一生不变的信念——为人民服务。
“张富清参军后,正赶上西北野战军军事政治整训,连队组织学习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像一粒火花点燃了他的理想之光,又像一粒种子播在了他的心田。张富清的人生追求从此有了力量的源泉,人生的大厦从此有了坚如磐石的根基。”钟法权说。
从解放战争中的硝烟战场到平凡的工作岗位,从旧社会苦难的童年到新时代幸福的日常生活,钟法权对此进行了梳理布局,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饱满的创作激情凝结成了这部真实感人的报告文学。钟法权的《张富清传》,成为国内第一本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张富清的文学传记读本。
在这部弘扬正能量的作品中,钟法权通过26个不同时间、节点的有机联系,把张富清从军、参战等不同阶段的故事宏观而又细腻地展现出来,表现出张富清至纯至真、无私奉献、勤政清廉的内在品质。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钟法权说:“报告文学创作,我主张用真实的故事和细节说话,不加入作者任何的观点和评价,不夹叙夹议,因为空洞的议论和感叹是对人物故事和阅读的破坏。所以我把手中的笔变成镜头,用精准的文字记录老英雄的一生。”
文学评论家白烨评价《张富清传》:“本书突出特征一是突破限制的写作,二是超越事象的追寻。”
目前,钟法权的长篇报告文学《硝烟中的号角》和《为珠峰测高的人们》稿样基本完成,长篇小说《沧海岛》也已经按计划展开创作。
■ “月光不是光,是乡愁”
月光不是光,那它是什么?它是乡情,是乡思,是深藏在作者心中的浓浓乡愁。
《月光不是光》是陈仓的散文集,收录了《我有一棵树》《父亲的风月》《哥哥的遗产》《月光不是光》等8篇散文,每篇约2万字。
在书中,作者以自己的故乡——秦岭深处的塔尔坪村为背景,回忆了父亲、哥哥及其他亲人,展现了父子亲情、乡土风情。《月光不是光》描述了改革开放至今,城乡变迁给身在其中的主人公们带来的各种情结。鲁迅文学奖的授奖辞是:《月光不是光》是普通人迁徙流变的生活信史,乡愁与热望同在、裂变与奋进交织。
陈仓从1994年开始发表诗歌,坚持了近30年。从2012年底开始,他不仅写诗,也开始写散文、小说。通过写作,他走出了大山,也由此产生了对故乡的怀念。
“2012年,我在城里买了房子,安下了家。推开窗户,看到外面繁华的景象,我特别想和远在秦岭深处的父亲分享,于是打电话让父亲来城里看看。但是对于从未走出大山的父亲来说,外面的世界让他有些抵触和迟疑。在我再三邀请下,他终于走出大山,来到西安、上海。”陈仓说。
在上海,陈仓带父亲第一次吃火锅,第一次登上东方明珠塔。在西安,陈仓带父亲第一次看大雁塔、登西安城墙、逛大商场。
陈仓说:“所有这一切,对父亲来说都那么的新奇和新鲜。而父亲对于新事物最直接的感受,又让我感到充满意趣,我将这些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并在日后整理成散文《父亲的风月》投给杂志。”
陈仓说,他的父亲一辈子都在和树打交道。种树、浇水、剪枝,父亲养活了树,树也养活了父亲。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父亲靠着伐木维持住了生计,所以陈仓对树也有着无限感恩之情。在《无根之病》一文中,他写道:“对于埋在地下的东西,不见得都是死亡,而应该还有更加美好的、充满想象空间的、具有生机的、温暖无比的东西,那就是根或者种子。”
唯有真情最动人。《拯救父亲》一文中,陈仓记录下父亲重病后,在医疗救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让陈仓最受触动的是父亲在昏迷状态下,双手竟然还在时不时地进行“劳作”,这些动作是他干了一辈子农活,深深留在身体里的记忆和习惯。
在《月光不是光》一文中,陈仓描写了有一年秋天,他回老家看望父亲,和父亲睡在一张床上,晚上父亲睡着后,月光透进窗户洒在父亲身上的安宁的场景。由此,他将月光引申到了一种乡土情怀。
“月光不是光,是乡愁。《月光不是光》这本散文集,不是我写的,而是我的父亲、乡亲们活出来的,我只是记录者。”陈仓说。
目前,陈仓已完成进城系列的写作,扎根系列和安家系列也正在创作之中。他说:“获奖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鼓励,但是它已经过去了。我会不断突破自己,在思想、深度上持续进步,对世界产生新的认知,写出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