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文化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17日
李旭斌:以“火”为墨绘丹青

10月31日,李旭斌为记者演示如何用“铁笔”在软木上作画。 本报记者 杨小玲摄

本报记者 杨小玲 通讯员 李石

一方镇尺、一支“铁笔”,笔尖落下,白烟腾起,图画轮廓便开始显现……这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术,而是一种古老的手工技艺——烙画。

今年67岁的李旭斌是兴平市南市镇余杨村村民,对烙画艺术情有独钟。在长期实践中,李旭斌掌握了烙画技艺,并采用一种无公害新型软木材料,大大提升了画面整体效果,使烙画成为真正的艺术品。

10月31日,记者走进李旭斌的画室,只见左边墙壁上,梅、兰、竹、菊“四君子”笔法细腻、栩栩如生;右边墙壁上,悬挂着《漓江清夏》《秋山红树》《群峰积雪》《春江渔歌》等烙画艺术品,画中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惟妙惟肖,令人赏心悦目。

长桌上,镇尺间,李旭斌手持“铁笔”潜心创作,笔之所及,软木上冒出烟雾,空气中顿时弥漫着阵阵松香味,花鸟虫鱼逐渐跃然其上……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曾一度失传,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艺术的活化石”。烙画的难点就在于掌握火候。李旭斌介绍,速度慢温度高,颜色重,速度快温度低,颜色淡,火候过了软木就被高温灼透了,火候欠了又烙不上,可谓重不得轻不得。此外,相较于毛笔画来说,烙画更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落笔后便难于更改。

35年前,李旭斌还是一名油漆工,承接刷漆业务,闲暇之余,他常常会创作一些书画作品。得知他有绘画特长,有人给他出了一道“难题”。

“当时有个乡党找人制作了一套原木家具,但不喜欢用油漆着色,他找到我,说想要在柜门上画一幅画,并千叮咛万嘱咐绝对不能对木料造成损坏。”李旭斌说。客户的要求实在有些“苛刻”,为了完成这项任务,他思考良久,但都没好的办法。

直到有一天,李旭斌在村上闲逛,看到有人在焊接,顿时有了灵感。回家后,他尝试着用烙铁“画”了一幅兰草图,没想到效果还挺好,画面仿佛与家具融为一体,更增添了几分古朴的味道。从此以后,李旭斌开始潜心研究烙画技艺,他的烙画作品得到了大家的普遍好评,前来求画的人络绎不绝。

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更倾向于直接购买色泽光鲜的成品家具,以烙画技艺制作的家具渐渐淡出了市场。

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旭斌了解到三原县一家木材厂正在推广一种软木材料,便于裁剪易于携带。于是,他购买了一些软木,裁剪后做成“画纸”,开始尝试在软木上烙画,发现效果非常好。

软木质地轻软、富有弹性,在其上烙画不仅可以融入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如今,富有独特艺术魅力的软木烙画不仅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并且彻底突破了在家具上烙画的局限性,让创作者有更广阔的施展空间。古色古香的软木烙画经过装裱后,悬挂于客厅、书房里,能为家中增添不少文艺气息。

“相较于传统国画,烙画的创作时间较长,技术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学习的人比较少。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好者加入进来,共同将烙画这一中国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李旭斌说。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