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政治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07日
挑最重的担子 啃最硬的骨头
——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刘子龙

刘子龙(右)在安康市汉滨区早阳镇吉庆村入户走访他(资料照片) 。

本报记者 郑斐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10月26日,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的安康市乡村振兴局党组副书记、一级调研员刘子龙说。

自1987年5月紫阳县扶贫办成立至今,刘子龙干扶贫工作几十年。因为在扶贫岗位上工作表现优秀,他两次被提拔转岗,又因扶贫工作需要而3次干回老本行。“看来这辈子我和扶贫工作有缘。”已满头白发的刘子龙笑着说。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过惯苦日子的刘子龙最能理解“贫困”二字的含义。18岁从农校一毕业,刘子龙便到基层一线当上了农技员。他渴望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乡亲们多打粮食。1987年,进入扶贫战线后,他更坚定了做好扶贫工作的信念。

“落实好党中央的部署要求,解决好扶贫工作中的一切问题,必须在基层找方法觅举措。”这是刘子龙常挂在嘴边的话。在扶贫战线上工作几十年,他用双脚丈量着安康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到最贫的村,访最穷的人,看最真实的情况,解决最迫切的问题。

2007年,担任安康市扶贫办副主任的刘子龙到紫阳县毛坝镇竹山村调研。这次调研让他内心五味杂陈。竹山村15个村民小组1600余人,没有一户砖瓦房,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临走时,他与村干部和村民约定:一定要把路修好。

经过多方协调争取,2008年3月,从竹山村通往毛坝镇鲁家村的一条21公里长的水泥路终于打通,刘子龙流下了眼泪,因为他知道这条路修得有多不容易。除了政府支持,竹山村的群众也倾其所有,人均年收入仅300多元的穷村子,硬是咬着牙捐出了35万元。

“过上好日子,是群众最大的心愿,也是我们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刘子龙感慨。

工作30多年,刘子龙大半工作时间都在镇村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特别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那几年,他平均每年调研镇(街道)70多个、贫困村100个以上,每年为基层干部群众解决实际难题100多件。30多年来,他踏遍安康市138个镇(街道)、1382个行政村。由于工作经验丰富,精通扶贫业务,敢于较真碰硬,刘子龙被干部群众称为破解扶贫“疑难杂症”的老把式。哪里工作“卡壳”了、“掉链子”了,刘子龙往往就会“顶”到哪里。

1995年,已调任区公所负责人的刘子龙被调回担任县扶贫办副主任兼紫阳县世界银行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紫阳世行贷款项目申报工作被确定为“紫阳模式”在各项目县推广。

2011年,刘子龙总结出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作6个结合、6种安置方式、6个工作机制、3级示范体系,探索出“6663”避灾扶贫搬迁工作模式,被省级相关部门肯定和推广。

2017年,刚刚担任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建环工委主任仅4个月的刘子龙又被调回扶贫系统,在较短时间内搭建起安康市脱贫攻坚“四梁八柱”。

2019年,刘子龙深入汉滨区的28个镇(街道)、116个村走访调研,逐项破解难点焦点问题,使深度贫困且贫困人口全省第一的汉滨区顺利同步摘帽。

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30多年来,这样的事例在刘子龙身上不胜枚举……

既能知下情,更敢讲真话、下硬茬。刘子龙曾在全市10个县(市、区)选择了10个最贫困的村和1个贫困片区,组织拍摄《扶贫开发任重道远》纪实专题片,引起广泛关注。他力主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和有实力的部门帮扶脱贫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地方,用最佳资源配置获取最大扶贫效果。安康市脱贫攻坚工作连续多年获省考“优秀”“好”等次,实现“全省一流、全国上游”的目标。

2021年初,针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需要,刘子龙组织带领研发大数据平台,采集完成全市76.7万户252.6万农村人口以及村、镇、县和相关部门各类数据,使安康成为全省首个将全市农村人口纳入信息系统进行全覆盖监测的市。

“工作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群众的困难解决了、基层干部的纠结破解了,让群众满意了,我们也就更有干劲了。”刘子龙说。

30多年来,刘子龙先后获得“全国扶贫系统先进个人”称号、“陕西省脱贫攻坚贡献奖”、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等荣誉。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