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4日
凝聚文艺力量 放飞复兴梦想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八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柏桦

“一面旗帜引领通向解放的胜利方向,一个信念奏响了民族复兴的时代强音。”9月23日,西安人民剧院,2022年度陕西省艺术创作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大型交响组歌《伟大的征程》激情唱响。气势磅礴、纵横捭阖的历史与时代画卷,彰显着新中国的奋进与辉煌、中华儿女的初心与使命。

在这里,人们读出,奋斗是最嘹亮的号角。在这里,人们看到,人民是永远的主角。这是陕西文艺工作者对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的倾情献礼,也是人民对陕西文艺创作的一次检阅。

这份答卷的背后,有一种精神引领,有一种力量涌动。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陕西文艺工作者深受鼓舞,凝心聚力,踊跃创作,推出一大批优秀作品,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丰厚滋养,让陕西文艺的百花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8年来,陕西文学作品“量”与“质”均创新高。陕西每年推出各类文艺图书近3000部,近百位作家的800余篇(部、首)作品在国家级刊物和重点刊物发表,陈彦长篇小说《主角》获茅盾文学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叶广芩《耗子大爷起晚了》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弋舟短篇小说《出警》获鲁迅文学奖……文学陕军推出了一大批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的现实题材作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8年来,电影作品“爆款”频出。《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以小人物故事折射出国家蓬勃发展的历程;作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首部合拍影片,《音乐家》开“一带一路”题材电影的先河;《周恩来回延安》《塬上》《半个月亮爬上来》等荣获多个国内外重要奖项……这些佳作在不断刷新票房纪录的同时,也见证了陕西电影人的不懈进取。

大银幕佳作不断,小荧屏也精彩连连:在7月揭晓的中国电视金鹰奖入围名单中,《装台》《大秦赋》《逐梦蓝天》等优秀剧集同台竞技;《黄土高天》《白鹿原》《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多部作品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和白玉兰奖;《汉丹清流》《延安童谣》等近20部纪录片、动画片在央视播出……各具特色的影视作品,让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8年来,戏曲、话剧、曲艺、音乐等文艺形式活跃在舞台上,扎根在生活中。9月15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上,话剧《主角》摘得文华大奖,表演唱《歌从黄河岸边边来》与陕北道情《一条棉被》荣获群星奖,为陕西连续第四次收获文华大奖、连续第三次收获群星奖。9月16日,陕北说书《看大桥》与陕西快板《猴子告状》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陕西连续5届共摘得11朵“牡丹”。这些荣誉的获得,充分展示了陕西文艺创作的傲人实力和群众文艺繁荣发展的勃勃生机。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陕西文艺,以其独有的方式,给这个时代做出了有思想、有温度的注脚。

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近年来,现实主义创作蔚然成风,精益求精的力作不断涌现。

文学陕军弘扬陕西现实主义文学优良传统,持续开展“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围绕“脱贫攻坚”“改革开放40周年”“抗击疫情”“建党百年”“乡村振兴”等重点主题开展创作,《第一书记扶贫手记》《最美奋斗者》《西迁人》《国家战略》等作品浸透着对时代的观照和对人民的关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陕西文艺工作者用画笔定格感动、用歌声鼓舞人心、用诗歌凝聚温暖。《共同战“疫”》专号专辑、MTV《风雨无阻向前进》、广播剧《逆行者》、话剧《樱花再开时》、秦腔《战疫情·秦声秦韵》、华阴老腔《说唱战疫情》等万余件抗疫题材文艺作品直抵人心,唱响了众志成城的最强音。

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呼唤着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

话剧《麻醉师》《柳青》《路遥》、秦腔《张富清1948》反映了先进典型的光荣事迹,电视剧《岁岁年年柿柿红》《黄土高天》《爱拼会赢》书写了改革开放以来奋斗者的故事,儿童剧《我们是秦俑》《二十四个奶奶》将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给少年儿童。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陕西文艺不曾缺席;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陕西文艺继续发力。

《大地芬芳》《中国时代》《家乡绿了百姓笑了》等歌曲生动展现人们在脱贫致富道路上的劳作与努力,《一个都不能少》《绿水青山带笑颜》《寻找北极星》《日头日头照着我》等电视剧激发群众奋斗致富的精气神……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用文艺反映人民心声、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深入人心。

人民的需求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近年来,陕西艺术表演团体年均演出6万余场次,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到人民中去”等文艺惠民活动3000余项1万余场次,每年“戏曲进乡村”送演出下乡1万余场次,让更多优秀文艺作品走入寻常百姓家,抵达每一个渴望艺术滋养的心灵,用身边的故事感动更多的人。

讲述鲜活生动的新时代故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

近年来,一批批优秀文艺作品从不同角度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真情讴歌祖国、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成为新时代陕西文艺的生动注脚——

大型原创交响音画《大秦岭》用音乐描绘秦岭千年文明积淀,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聚焦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交响音乐会《延安》奏响陕西追赶超越的最强音符,群舞《毛乌素沙漠的女人们》再现治沙英雄众志成城、玉汝于成的追梦历程,话剧《主角》彰显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近年来,陕西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2年1月1日,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制定的戏曲类地方性法规——《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正式实施,为新形势下保护好传承好秦腔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十二时辰长安秀》《丝路春晚》《送你一个长安》等别开生面的新型文化节目,秦腔系列动画片《三滴血》、唐代宫廷燕乐《鼓》等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的剧(节)目,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创新,为文艺作品推开通向成功的大门;创新,让传统文化“火”起来、“走”出去。

《丝路春晚》以音律、舞姿、影像等艺术形式将丝路风情、中国气派进行国际化表达,助力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国际舞台。唐代宫廷燕乐《鼓》在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收获国内外粉丝50余万,让世界感知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众多网络文学作品更加关注社会现实,正在成为呈现中国社会多样面貌和文化输出的新生力量。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民族或伟大时代,都有无数的文艺经典作为其精神的象征,都需要丰硕的文艺成就支撑起文化的底气。8年来,陕西文艺创作愈加蓬勃,艺术之花绚烂生长、为人民深情绽放。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