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9日
大棚里的“蛭”富经

本报记者 杨光

八月的铜川市印台区广阳镇水利村,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空中俯瞰,21座大棚整齐排列在群山之间。走进基地一打听,这些大棚里种的竟然不是瓜果蔬菜,而是养殖着水蛭。

水蛭俗称蚂蟥,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怎么还会有人专门养它?

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铜川万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水蛭养殖基地。见到基地负责人常稳佳时,他正像往常一样“巡棚”。

“水蛭是一种经济价值非常高的药用动物,其唾液腺分泌的天然水蛭素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物质中较强的天然抗凝血酶物质,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中风等有较高的疗效。业内人士称其为‘水底软黄金’。因为市场需求量很大,它一直供不应求。水蛭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为3个月到5个月,10月中旬前后水蛭发育成熟,经粗加工清水吊干后,便成为一味中药,目前每公斤价格在1750元左右。”常稳佳说,“现在的21座养殖棚内,养殖了近300万尾水蛭苗。再过几个月,这些水蛭就将进入收获期。”

据了解,以往大多数入药的水蛭都是从野外采集而来。由于各种因素制约,适合水蛭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少,致使水蛭的种群数量日趋减少,水蛭供不应求,价格也越来越贵。因此,人工养殖水蛭前景较好。

“2021年,公司依托‘盐铜协作’契机,赴江苏盐城考察并引进了生态无公害水蛭(中药材)养殖项目。项目分为两期建设,一期50亩、二期150亩,填补了铜川地区水养中药材的空白。”常稳佳说,“一期50亩高标准生态无公害水蛭养殖示范园进入盛产期后,预估年产量达2500千克,商品率达100%,依照目前市场单价,可实现最低年产值437万元。”

据悉,该项目建设吸引了周边村子的劳动力,实现了群众就地务工和土地流转的双增收。项目建成后可为周边脱贫户免费提供水蛭养殖技术培训,培育一批掌握先进水蛭养殖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和产业工人,带动农户发展水蛭养殖,推进新产业项目发展,实现企业获利、产业发展、群众增收。

在养殖棚内记者看到,工人正在给水蛭投喂螺蛳。

“水蛭以螺蛳为食,300万尾水蛭苗平均每天能吃掉1500斤新鲜螺蛳。”常稳佳介绍,“这些水蛭的品种叫宽体金线蛭,不吸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指定的药用水蛭品种。这种水蛭吃得多、长得快,市场前景非常好。每隔一周,公司便要去盐城等地收购螺蛳。”

据了解,下一步,铜川万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继续扩大养殖面积,在二期规划中建设螺蛳饲养池,力争实现饲料螺蛳的自给自足。同时,公司力争在水蛭养殖发展过程中,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