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文化遗产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16日
大幕拉开,聚光灯下,汉调桄桄演员王乙妃登台亮相,眼里盛满光芒……灯光之外,已是耄耋老人的许新萍看着舞台上年轻的弟子,仿佛看到了从前的自己。舞台,是汉调桄桄演员的逐梦之地,汗水在这里挥洒,鲜花、掌声在这里收获。代代接力,台下人会变成台上人,而台上人终有一天会退居台下。选择登台,就是选择把所有技艺与热爱糅进作品中,让戏剧的魅力无限绽放,让传统艺术的精彩永不落幕
登台
——走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汉调桄桄

南郑区大河坎九年制学校汉调桄桄课堂。 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供图

上台前,汉调桄桄演员王乙妃(右)、魏慧在化妆。 本报记者 王姿颐摄

2016年,75岁的许新萍(中)登台演出《程夫人闹朝》后与演员们合影。 本报记者 王姿颐翻拍

20世纪70年代,汉调桄桄演出时所用的乐器。 本报记者 王姿颐摄

本报记者 王姿颐

8月的汉中,潮湿闷热。在汉中市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记者见到了四位年轻一代的汉调桄桄演员。他们在一间不大的临时化妆间内,娴熟地勾画出贴合角色特点的妆容。

23岁的王乙妃说:“最初跑龙套的时候,我们就跟着师傅学习化妆,要画好,得靠自己一点点揣摩,现在我们的舞台妆基本都是自己完成。”王乙妃饰演小旦、花旦,有着陕南姑娘的秀丽眉眼,浓重的戏曲妆容在她脸上显现出不一般的神采。

今年7月1日,由王乙妃、秦天、魏慧、吴佳伟四位演员主演的大型汉调桄桄新编革命题材现代剧《汉山魂》在南郑区影视中心首演,相关部门和文化戏剧界专家及群众300余人观看了演出。这四位演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2岁,演绎这部以革命先烈何挺颖为原型的剧目,是他们在现代剧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今年在剧目创新领域重要成果的展示。

汉调桄桄是活跃在汉中城乡的地方剧种,是中国传统剧种之一。它始于宋代,繁荣于民国,复兴和发展于当代。汉调桄桄唱腔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体现出陕南地方音乐优雅柔和的特点。

一个旦角的六十余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调桄桄代表性传承人许新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学艺,在民间享有“桄桄皇后”的美誉。

许新萍见证了桄桄剧社的兴盛与衰落。当芳华逝去、锣鼓停歇,许新萍的一次亮相,将记忆拉回到六十余年前……

许新萍是城固县人,六七岁时就开始听戏。20世纪40年代,汉中的农村没有多少文化娱乐活动,只要哪里有桄桄戏开演,附近十里八乡的人都会赶去看。

戏台底下人声鼎沸,个头小小的许新萍像一尾灵活的鱼儿游弋在人群中。她总是挤在观众席最前边,在戏台底下痴痴地坐着听到散场。舞台上演员的一招一式、一个转身、一个回眸,都深深刻在了她的记忆里。

1953年,12岁的许新萍像以往一样和两个小姐妹去看南郑县(今南郑区)新民剧社在城固县的演出。散场以后,大家正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剧团的老演员走到几个小姑娘面前说:“你们愿意跟着学戏吗?”许新萍的戏剧生涯就这样戏剧性地开始了……

许新萍是剧社里年龄最小的姑娘。“我年龄小筋骨软,练功难不住我,但是一看戏本子我就发愁。”许新萍说。

那时,戏本子里的字许新萍还认不全,师傅先讲一遍,她听完以后还有记不住的地方,就总是拿着戏本子跟在会识文断字的老厨师屁股后边问。老厨师说着一口地道的安徽话,许新萍操着正宗的汉中腔,两个人念起戏词来总让人忍俊不禁。

1956年,学习桄桄戏已经3年的许新萍崭露头角,在各种演出中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这一年恰逢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许新萍作为新面孔登台。会演中,她饰演了《黑杀船》中的柳碧燕一角,斩获演员演出三等奖。这奠定了她在桄桄戏舞台上的地位。

汉调桄桄有传统剧目1500多个。许新萍在《西厢记》《法门寺》《程夫人闹朝》等剧目中都曾有十分精彩的表演,其中《程夫人闹朝》对她来说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程夫人闹朝》是许新萍的拿手戏。“叫声姐妹莫彷徨,我们不怕苏定方。既然响过一声炮,你们快去护法场……”许新萍一亮嗓,音调高亢、气势逼人,一个经过岁月洗礼后风采更盛的花旦形象顿时立了起来。

因为在戏剧领域的突出贡献,许新萍被授予第三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陕西省文化厅(现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她列入了《陕西文化艺术名人录》,中国艺术研究院将她选入《中国当代戏曲艺术家传略》丛书。

进入21世纪,曾经在舞台上惊艳四座的许新萍已鲜少登台,自觉使命在肩的她退休后将大部分精力都投注在了培养新一代演员上。

三代演员两部剧

汉调桄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有两位——许新萍、陶和清,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有三位——王会利、代华伟、陈晓君。两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均已步入耄耋之年,三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平均年龄也已50岁。目前,汉调桄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传承人梯队,省一级代表性传承人领域仍然是空白。如今,在重要剧目的编排演出中,老一辈演员依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汉山魂》从剧本创作到作品编排再到道具制作总共有70余人参与,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陶和清老师担起了导演和道具制作工作。这部剧几乎倾注了我们中心所有人的心血。”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主任赵红说。

汉调桄桄发展至今,只演传统的折子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汉调桄桄在剧目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汉山魂》公演之前,另一代表性创新剧目是《韩信拜将》。

2009年,南郑县桄桄剧团(今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改制,时任团长张昌文将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老一辈演员召集回来,共同商讨剧团之后的发展。大家一致认为,剧团要发展,要排新戏,必须培养新人登上舞台。

此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新招收了60名学员进行专业培养。学员接受全封闭训练,一边学文化课一边学戏。在这批新人演员的训练过程中,几名代表性传承人被聘为专业课老师,给学员上课,进行专业指导。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2014年,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排练了全本戏的新编历史剧《韩信拜将》,许新萍承担了唱腔指导工作,新招收的学员作为新生力量参与了演出。

提起当时排练的情景,张昌文十分感慨: “当时排这出戏的时候,我们缺少编剧,也缺少导演,具备导演能力的老演员都已经年过八十。我们克服了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困难,才使《韩信拜将》这样一出凝结着三代演员心血的新戏呈现在大家眼前。”

汉调桄桄是汉中十大文化符号之一,无论是《汉山魂》还是《韩信拜将》,其剧本创作皆取材于汉中大地上的历史故事。可以说,这片土地上的深厚文化为汉调桄桄创新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让娃娃爱上桄桄戏

汉调桄桄发展至今,新人演员培养、剧本创作工作均已取得成果,但要让这一剧种保持长久的活力,拥有一批忠实的观众和好的剧本、演员同样重要。

当曾经的桄桄戏迷老去,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坐下来听戏的时候,汉调桄桄的受众到底在哪里?今年6月开展的汉调桄桄进校园活动,似乎让赵红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汉调桄桄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演员们分组走进6所幼儿园、小学,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在普及汉调桄桄戏曲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分设生、旦两个行当,教给学生们身段、枪花、手绢花等基本动作,对有特长和有兴趣的学生强化培养和训练,激发学生对传统地方戏曲文化的喜爱。

“孩子们对于汉调桄桄的热情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开设兴趣班的时候限制了人数,但在有的学校,报名人数甚至超出了一倍,所以我们计划在这一期活动结束之后,继续走进校园推广汉调桄桄,同时进一步将戏曲脸谱的内容补充到课程中。”赵红说。

汉调桄桄在校园里的推广和普及,会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一颗种子,等到这颗种子萌芽生长,他们就是下一代汉调桄桄的观众,甚至可能像许新萍一样,从一个坐在台下听戏的稚嫩娃娃,成长为惊艳四座的花旦。

采访中,王乙妃、秦天、魏慧、吴佳伟四位演员不约而同聊起了他们下乡惠民演出的经历。下乡惠民演出是目前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

“有时候我们去演出的地方十分偏远,坐大巴车到县里以后,还要再坐几个小时的车才能到演出的地方,演完以后都到晚上了,但越是偏远的地方观众越是热情,他们的热情让我们非常感动,使我们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魏慧说。

文艺创作起于生活、源于群众。当时代飞速向前发展,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逐渐在“线上”被满足的时候,现场演出仍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