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疫情要防住 经济要稳住 发展要安全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08日
用心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本报记者 刘芊羽

“我爸爸在外地出差,结果当地发生疫情,他回不了家,我很担心,已经好几天吃不下睡不好了。”

“今晚我们一家三口在外面吃饭,结果半夜三个人都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我现在特别心慌、焦虑,担心感染了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几次居家隔离,让我跟爸妈接触的时间变长了。在我眼里,他们好像只看重成绩和分数。我今年中考没考好,他们常常唠叨,我感觉很郁闷。”

……

“像这样的心理咨询电话,我接过不少。疫情期间,有长期居家隔离的青少年和父母产生矛盾的,有反映物资短缺的,还有遇到出行困难的……”8月5日,省儿童心理学会副会长、“防疫、抗疫”青少年心理援助团成员张正表示,每次他都会耐心倾听,暖心陪伴,并及时进行专业心理疏导,用心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省儿童心理学会及时响应团省委号召,会同我省各地团组织及12355青少年服务台联合组建了“防疫、抗疫”青少年心理援助团,启动“防疫、抗疫”心理援助热线及相关应急预案,编写《青少年危机心理自助手册》、修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干预工作手册(试行)》,抓好全省12355接线人员培训工作,除了为青少年注入“心”能量,还将外籍在陕留学青年、被隔离观察人员和医务工作者纳入服务范围,持续提供24小时热线咨询等服务。

“相较于前两年,大家似乎已经慢慢习惯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生活,恐惧焦虑少了一些,但是我们还会持续关注,做好专业服务。疫情下的心理咨询较为复杂,各种问题掺杂在一起,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会做心理疏导,还要掌握疫情政策、健康指导等各方面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求助者。”张正说。

“我快被逼疯了!”8月4日,张正在“陕西12355”微信公众号后台看到一则这样的留言,他第一时间电话联系到留言的男孩小周。

小周是安康市白河某中学的一名初二年级学生。他说,父母早就答应他,如果考试成绩在全班前10名,就在这个暑假一起出省游玩。但是如今,父母却告诉他由于工作繁忙、各地疫情防控政策会有动态调整等原因,不能满足他的要求。而且,父母为了让他备战中考,不让他上网。这两天,他在家里与母亲发生争执,拒绝与父母共同吃午饭,还在父亲的拉扯下与其发生冲突。

张正在认真倾听后,通过呼吸放松法帮助小周平稳情绪,和他一起客观分析了目前疫情形势和国家的相关防控政策,了解目的地近期有无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以及临近开学初三可能需要提前返校等情况,帮助小周正确认识他在目前阶段还应以学业为主,虽然不能去外省游玩,但可以和父母沟通改在省内短途旅行。在之后的对话中,张正得知小周认为父亲是以工作繁忙为借口让他在家学习。经过详细了解,张正发现小周父母在与其的沟通中缺乏有效方法,多以命令、要求、责备等口吻交流,导致互相之间缺乏理解和信任。了解完小周的家庭相处模式之后,张正希望小周能够换位思考,理解父母。在通话结束前,小周也表示打算学几道菜,趁父母下班之前做好,给他们一个惊喜。“谢谢老师能陪我聊天,现在心里舒服多了。我会根据老师的建议,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与家人好好相处。”小周说。

自去年年底至今年上半年,我省300余名心理咨询师及心理医生值守在12355青少年服务台,累计接听咨询电话4691通,跟踪处理重点个案305例,总计服务时长1407个小时,接听处置率达到97%。为进一步扩大心理援助范围,针对疫情下的家庭教育、网课学习、亲子关系等问题,省儿童心理学会邀请省内青少年心理专家,录制“心心课堂”公益课程45节,观看人数达26万人次;联合省青联举办线上系列公益讲座34场,观看人数达23万人次,帮助青少年及家长科学认识、应对疫情,走出心理困境,筑牢抗疫“心”防线。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