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孙鹏
“同学们,这些扇子、篮子、小动物都是用麦秆编成的,大家想不想学?”
“黑如漆、明如镜、硬如瓷、敲如磬……这就是咱临渭著名的秦源影雕黑陶,上面刻画的图案你们认识吗?”
“碗碗腔去年入选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它的调子悠扬婉转,可好听了,我给你们唱两句……”
7月10日,一队小学生在渭南市临渭区文化馆馆长、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红的引导下,参观了临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纷纷露出惊叹的表情。
每到节假日,临渭区文化馆和各大分馆、非遗传习基地总是十分热闹。这里有非遗和传统文化展示,有音乐培训室、舞蹈培训室、戏曲曲艺室、美术书法室等,免费对公众开放,并长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深受市民好评。
在李红看来,非遗不光要挖掘出来、保护好,还要更好地宣传推广出去、传承下去。多年来,她始终致力于非遗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推动开展“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帮助建立了临渭草编、渭南时辰包子、临渭剪纸、石灰窑水晶饼、秦源影雕黑陶等传习基地,大大增进了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6月2日,在临渭区陕西路社区,由李红带队的区文化馆文艺团队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舞蹈、独唱、小合唱等节目,让老人们心情愉悦。
“让更多好的文艺节目进社区、进村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们基层文化馆的重要职责。”李红说。自2006年担任临渭区文化馆馆长以来,李红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到基层,想方设法满足基层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在李红的推动下,临渭区文化馆先后在全区建成26个分馆、14个馆外服务点,并采取“点餐”和“送餐”模式,为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
每次有下基层的活动,李红都坚持参加,从动作技能、队形编排、舞台表演等方面为大家进行辅导培训,这让李红成了群众眼中的“熟面孔”“热心人”。在同事眼中,李红是个“倔脾气”,对文艺作品有很高的质量要求,常常为几个动作、几句台词研究到夜里;在自己孩子眼中,李红是个大忙人,有时一下乡就是几天时间,时常清晨出去,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
“每当一场活动搞完,看到群众的笑脸,我就知足了。”李红说。
深耕文化事业,让李红的身心得到极大的满足。“谁让我从小就爱好文艺呢!”李红说,“文艺创作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这个岗位也给了我创作的舞台。”
“狠刹邪气保民生,逐户排查找漏洞,定要让阳光惠泽化春风……”这是曾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的秦腔小戏《哎呀呀》中的一句唱词。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三个人物,仅15分钟的剧情,讽刺了某些干部不担当、不负责、不务实的作风,传播了廉政理念,发挥了文艺作品监督批评的重要功能,深受群众喜爱。
作为《哎呀呀》的主创人员,李红说,是数年来在包联村临渭区阳郭镇西刘村开展扶贫工作,为她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此前,李红时常到西刘村的贫困群众家中走访,指导制定帮扶计划,筹资或自掏腰包帮助村民改善住宿环境、发展种植养殖事业,经常组织大家开展为贫困群众捐衣捐物、关怀慰问活动,还带领单位同事在西刘村开展了多次惠民演出。
“只有坚持到群众中去,观察他们的生活,听他们的语言,汲取鲜活素材,才能创作出更多反映群众心声的作品。”李红说。
执笔是学者,舞台上是演员,“急难险重”面前是“战士”。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李红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参与渭南火车站卡口执勤工作,积极捐款捐物。受疫情影响,线下文艺活动频次减少,李红便组织馆里工作人员积极开展线上文化传播,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传播推送区内各类原创作品。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文艺工作者,为人民服务是永恒的宗旨。”李红说,“文艺工作者只有跟人民站在一起,艺术的根须方可深入大地,汲取蓬勃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