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杨静
近期,全国疫情整体继续呈现下降态势,但有些地方本土传播尚未完全阻断,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群体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什么?对于老年人担心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出现副作用的问题,该如何看待?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叶峰。
老年人接种疫苗十分必要 能有效减少感染降低病死率
记者:老年人群体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什么?
叶峰:从各国监测新冠肺炎发病、重症、死亡的情况分析来看,60岁以上人群是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也是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占用最多医疗资源的人群。因为老年人患病后需要住院、抢救的比例高,住院时间也较长,所以要高度重视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在病毒持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是优先接种的人群,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是这样建议的。
目前全球死亡人员主要集中在70岁以上。疫情以来一些数据分析显示,老年人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出现重症的比例明显低于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出现重症的感染者90%以上没有接种疫苗。
作为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和最科学的手段,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不仅是减少新冠感染的主要手段,而且是减少新冠肺炎患者重症化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前提。基于这些宝贵的临床经验,积极鼓励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的重要策略。
疫苗安全性很高 老年人群可放心接种
记者:很多老年人担心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会出现副作用。您如何看待这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叶峰:大量监测数据表明,我国人群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都有很高的安全性,公众接种后发生严重异常反应的概率很低。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总数达到33亿剂次,接种人数达12.87亿,这么大数量人群的接种,也显示了疫苗是非常安全的。
而且研究发现老年人接种的不良反应略低于成年人,即使出现发热、局部疼痛等也是正常反应,应该积极鼓励老年人接种疫苗,减少感染的风险,或减少重症化。
此外,通过两年来对新冠病毒的研究发现,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低于年轻人,而且所有人群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和抗体水平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老年人不仅要加快疫苗接种,还应适时尽快接种加强针。
家里人都接种了 并不代表老人就安全了
记者:长期居家的老年人,感染风险是否较小,换句话来说是不是就可以不接种疫苗了?
叶峰:很多人有这种认识误区:家里其他人都接种了,家里老人就不急着接种了。但家里其他人接种了并不等于保护了家里老年人。对个体而言,未接种疫苗的人群对新冠病毒普遍易感,特别是有慢性病、肿瘤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群和体弱群体,感染并发病的概率更高,合并重症导致死亡的概率也更高。即使老人出门少,但是家中小辈的社会活动范围比较广,由于新冠病毒是一种非常“狡猾”的病毒,它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因此家中人员携带病毒就有可能将病毒传播至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造成感染,乃至造成家庭内的传播。所以,就算家里人都接种了,也应尽快带老人接种疫苗。
老年人活动范围小,只能说相比活动范围广、活动频繁的人群,感染的风险会小一些,但并不是没有风险。当疫情扩散蔓延时,老人周边接触的人、环境及家庭成员,乃至物品都可能带来感染风险,而一旦感染,对老年人来说就容易造成严重后果。所以,不管老年人活动范围大小,都应该尽快完成接种。
接种前接受预检医生专业评估 接种后留观半小时
记者:老年人接种疫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叶峰:不少老年人患有基础性疾病,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需要注意:首先,老年人在预约接种前,做好健康管理,将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是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
其次,如果老年人搞不清楚自己的慢性病是在“稳定期”还是“发作期”,可以把既往病史材料带在身边,每个接种点在接种前都会给接种者做预检,请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同时,也请老年人不要隐瞒自己的病情,将自身情况跟预检医生说清楚,请医生评估当前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接种;也可以咨询主治医生,让医务人员根据情况来判断。
再次,在疫苗接种前后,仍应按医嘱用药,包括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甲减患者使用的常规药物。需要注意的是,不可擅自停药,具体可参考相关药物说明书。
最后,接种者留观30分钟非常重要。接种疫苗后绝大部分过敏反应一般出现在30分钟内,请接种者配合,以便医护及时处置异常情况。如接种疫苗之后出现不适症状,持续时间比较长,建议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