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11日
蔡河村有个“羊媳妇”

王海燕抱着小羊羔。本报通讯员 陈强摄

本报记者 赵杨博 通讯员 陈强

3月初,记者走进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蔡河村一处养殖场,干净整洁的羊舍里,上百只年前产下的小羊羔活蹦乱跳。看着日渐肥壮的小羊羔,养殖户王海燕一直以来的辛苦劳累,都化作笑容在脸上绽开。

2000年,王海燕在北京务工。那时,她在超市当收银员,一个月收入600多元。即使日子过得紧巴巴,王海燕也不忘提升自己。通过努力,她学习了计算机专业,也是在那时,她遇到了丈夫闫军彦。

2007年,考虑到大城市房价高,生活成本高,二人决定回到闫军彦的老家——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蔡河村。

“别人都往好地方去,你咋往山沟里跑?”说起闫军彦老家,王海燕父母满是忧虑,可王海燕说:“我认定那个人了。”

一晃10年,王海燕耕种、抚育两个孩子,成了一名农家妇女。

2017年,随着两个孩子相继入学,家里的负担越来越重,夫妻俩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决定发展养殖业。

一开始,王海燕申请成立了神水益农种植养殖合作社,购买了100只湖羊。由于合作社没有专人管理,临时请来的人不懂养殖技术,缺少养殖经验,不断有羊患病、死亡,一年下来,仅存活80余只湖羊。

“别人能干成,我也能干成!”王海燕没有气馁,她积极参加镇、村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利用农闲时间上网购买养殖书籍,学习养殖知识,向养羊大户了解羊的习性,学习养羊技巧。

除周末照顾孩子外,王海燕平时吃住都在合作社。每天6时,她先去羊舍里转一圈,再吃早饭,紧接着开始一天的忙碌,打扫、喂羊、驱虫,每样工作都不敢马虎。

“你跟羊在一起的时间,比我都多,你现在成了‘羊媳妇’了。”丈夫闫军彦打趣道。

几年下来,王海燕的养殖技术越来越成熟,养羊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今年,王海燕养殖的肉羊数量达到700余只,良好的品质吸引了众多客商。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发展才是真正发展。”王海燕的养羊产业终于见到了效益,尝到“甜头”后,她想到了身边的乡亲。对前来学习养殖技术、有意愿搞养殖的乡亲们,王海燕倾囊相授,成了蔡河村养羊的“土专家”。

“我把蔡河村当作第二故乡,我要带着乡亲们致富。”王海燕说。从大城市的打工者到山村里的农家妇女,再到每天出入羊舍的“羊媳妇”,王海燕把自己融入广袤田野,通过努力和乡亲们一起发羊财、共致富。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