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苏怡 通讯员 周培生
作为铜川市宜君县阳湾国有生态林场森林资源培育股股长,李树军和他的队员们默默坚守,在宜林地上栽植核桃、油松、侧柏,在浅山区栽植连翘等木本中药材,建成了10万多亩的绿色“宝库”。
“林二代”的选择
李树军是个标准的“林二代”。1982年,他进入林业系统工作,先后就职于铜川市宜君县阳湾国有生态林场三角岭管护站、苗圃,现任林场森林资源培育股股长。
谈起自己的选择,李树军说:“干了40年,慢慢理解了父亲那辈林业人的奉献精神。像父辈一样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
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的林业教育,李树军深知要干好林业工作就得下功夫去“补课”。他抓住各种学习机会,利用休息时间到山上认识树木,遇到自己不认识的树木就采回叶片或果实,然后查询树木学资料或向其他同事请教。看到同事的林业书籍,他就借过来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凭着这股刻苦钻研的劲儿,李树军的业务水平很快得到提升,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宜君林业系统的“活地图”。
1996年,李树军开始担任铜川市宜君县阳湾国有生态林场三角岭管护站主任。“当时,三角岭管护站基础设施差,不通电,还时常缺水少粮,几间老瓦房的屋顶都长满了瓦松。下雨时,因为房屋漏雨,大伙儿都拿着大小盆齐上阵。”李树军说,工作虽艰辛但也有乐趣。当好森林守护者,他很知足,也很自豪。
日复一日的坚守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李树军重复着巡护山林的任务,对这片山林里的草木渐渐有了感情。在他主持山地育苗工作后,林场年生产油松、侧柏90余万株,为林场营林生产提供足额的合格苗木。
后来,他担任林政防火办主任,连续8年在本场范围内持续开展保护资源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资源行为。他提出的“爬千山万水,走千家万户,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受千辛万苦”的“五千言”资源管理工作法和“两禁、三改、五不烧、五负责”的资源管控制度在宜君县全县推广。同时,在古树名木保护、林地资源管理、案件查处、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中,他身先士卒,5年查处损林案件12起,挽回经济损失8万元,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2009年,宜君县林业局抽调李树军到尧生镇负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担任尧生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小组组长。当时,时间紧、任务重,为解决实际困难,他先后举办现场培训班,对工作小组成员、乡镇干部详细讲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和任务,并指导参训人员填写表格,熟悉业务。每日睡前,他都会对当天工作检查核对,做到日清日结。
这种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推动了2009年尧生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全县率先完成。李树军先后荣获省、市、县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在林场各类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由李树军跟班指导施工作业累计完成各类工程建设12.5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2万亩、森林抚育2.1万亩、封山育林2.2万亩、城乡绿化8处400余亩等。同时,他先后编写了《国有林场改革经营方案》《本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等。
有“两把刷子”的“播绿人”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1999年,铜川市宜君县阳湾国有生态林场计划建设园林绿化苗圃。新建苗圃时,李树军仔细挑选繁育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为了节省费用,他白天带领职工施工作业,晚上加班加点学习,自己搞设计做预算,精打细算。功夫不负有心人。苗圃每年为林场生产容器苗和常规绿化苗200多万株30多个品种。
2001年,铜川市与韩国奉化郡结为友好城市,要在宜君县城街道栽植14棵中韩友谊树。当时正值三伏天,担心树种不活,这项栽植工程无人敢接手。“这个活儿,我们接!”这时,李树军和他的“造林服务队”站了出来。
“老李,谁见过伏天栽树?这一棵树几百元,树栽死了经济损失先不说,还要丢咱宜君人的脸。”得知李树军接下了这个“硬活儿”,不少人劝他放弃。可是李树军却坚信自己一定能干成。他说:“我一定要为咱宜君人争光。”
凭借多年从事造林施工的经验和大树移植的理论知识,这块“硬骨头”被李树军和队员们啃下来了。他们栽植的14棵中韩友谊树全部成活。
李树军先后8次被评为林场先进个人,5次被评为县级先进个人,5次被评为县级森林防火先进个人。2015年,他参加陕西省林业系统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同年7月,他代表陕西省林业厅参加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优秀奖,填补了宜君县林业系统干部职工参加国家级大赛的空白。2020年11月,他被评为陕西省首届生态卫士。
面对荣誉,李树军不骄不躁。从业40年,他始终扎根大山,将全部的精力和满腔的热忱都投入到绿色事业当中,用青春和汗水守护宜君的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