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15日
洛南夜塬遗址考古出土旧石器时代石制品1.2万余件

本报讯 (记者 郭诗梦 王晨曦)3月14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和商洛市文旅局获悉:日前,位于陕西省洛南县的夜塬遗址发掘项目取得重要收获,发掘出土旧石器时代石制品1.2万余件。这一发掘对研究洛南盆地乃至秦岭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价值。

夜塬遗址距洛南县城约4000米,属于旷野类型旧石器时代遗址。为保护和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牵头,联合相关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考古发掘面积约500平方米,目前可见的地层堆积分为36层,深度达22.8米,是洛南盆地发掘深度最深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深度在国内也较为罕见。在目前出土的上万件石制品中,有石核、石片、工具、断块、碎屑等,其中工具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手斧、手镐、石球等类型。

据了解,洛南盆地旧石器地点群在世界旧石器遗址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东亚地区阿舍利工业类型石器最集中、最丰富的发现地。夜塬遗址的发掘不仅再次发现有层位关系清晰的阿舍利工业类型石器,还发现有时代更早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体系的石制品。这些发现也对研究旧石器东西方人类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该地区古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提供了关键素材。

“通过对地层堆积特点和石制品特征的观察,我们初步认为不晚于距今60万年前,已有古人类在此活动;从距今约25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晚期开始,人类活动进入繁盛期并延续至距今约7万年前后的晚更新世早期,古人类在此留下了比较丰富的阿舍利工业类型石器。”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夜塬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张改课告诉记者。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