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2022陕西两会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21日
视点
把秦创原建设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测井专业化技术公司。图为该公司研发人员在测井芯片车间作业(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袁景智摄

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基因工程技术、生物医学材料与组织工程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企业。图为该公司工人在外包生产线上作业(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袁景智摄

本报记者 孙鹏 刘枫

它的定位是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和创新驱动发展总源头,是打破科技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堵点”的关键之举,是陕西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它就是坐落在陕西西安、汇聚各方人才力量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

自2021年3月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以来,我省围绕建好用好该平台,持续优化创新生态,释放创新活力,奋力把秦创原建成立体联动“孵化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

这是陕西的一张新名片,是创新创业的热土。今年两会上,秦创原吸引了多位代表委员的关注。他们围绕“将秦创原打造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纷纷建言献策。

加速释放各领域创新潜能

2021年3月30日,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大会上,我省启动了先进稀有金属材料、光子产业、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档数控机床等首批4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工作。

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各平台建设进入快车道,在共性技术研发、行业开放共享、企业孵化培育、人才引进培养、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并取得突破。

“在秦创原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带动下,许多企业的发展潜力不断释放。目前,我们围绕高端数控系统研发、高速高效加工工艺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专项攻关,形成了‘顶尖人才+优势资源’配置的技术攻关团队。”省人大代表、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总裁李强建议,应协同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企业+人才+市场+政府”机制,充分激发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牵引力、基础创新支撑力、产业生态系统竞争力,把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成企业对外合作、提高影响力的总窗口,加速释放各领域创新潜能,进一步助力我省高质量发展。

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陕西是拥有100多所高校以及超过1300家科研机构的科教大省,创新创业资源丰富。然而长期以来,科研、人才等优势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秦创原平台的诞生,可以破解这一问题。”省政协委员、蒜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少毅说,“秦创原作为政府提出并主导打造的系统平台,能够迅速有效整合资源、发动各方力量参与,但也可能出现市场化不足等风险。”杨少毅认为,解决办法就是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营造面向创新创业群体的市场化服务环境。

杨少毅建议,要着力培育各类新型研发组织,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成果产出机制。一方面,各级政府应瞄准重点产业链,着重梳理企业资源、创新需求等清单,通过揭榜挂帅、联合攻关等机制,统筹布局和集成项目、人才、平台等科技创新资源。另一方面,鼓励企业设立、联合设立各类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市场化机制强化成果转化意识,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

“创新创业周期较长、风险很高,要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进来,需要更加广泛、更加多元的宣传引导。”杨少毅说,希望政府进一步培育科技创新创业软环境,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同时有效利用金融手段,广泛实施科技贷款贴息、天使投资风险补偿等措施,切实降低科技工作者创业门槛。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到实验开发再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启动已近一年。如何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实现“出成果”与“用成果”有机统一?省政协委员、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刘小强不断思考。

“当前,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过程中,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不断营造让市场主体大胆发展、勇于创新的环境。但是,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不够匹配、企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仍需增强、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刘小强建议,应建立科技人才流动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人才双向流动,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科技型企业聘用人才给予适当支持。同时,支持科技型企业建立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技术研发机构,鼓励其开展技术革新、技能大赛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充分调动职工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健全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对接机制,同样不可忽视。“应打造‘科学家+工程师’团队,引导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入驻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营造校企合作的良好氛围,把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唤醒’,让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刘小强说。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