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30日
科技报国 勇攀高峰

本报记者 张梅

1959年,毕业留校任教的俞茂宏,成为一名“西迁人”。

一支笔、一沓纸、一辈子。俞茂宏成功破解了基础力学理论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将中国人创立的理论第一次写入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教科书。这些成果全部是他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取得的,不是科研任务,几乎没有研究经费,而是“业余爱好”驱使、科学探索的精神使然。

第一次到俞茂宏家里采访,看到他做的资料卡片,记者十分好奇,忍不住拿起来翻看,却不经意间发现装卡片的盒子,竟然是牛奶的包装盒。

“这么宝贝的东西,您怎么不弄个好一点的盒子?”

“盒子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

俞茂宏一生淡泊,在物质方面,对自己和家人甚至有些苛刻。2015年,获得何梁何利奖一周后,他把20万港元奖金全部捐给了学校。老伴常年因病卧床,生活开支不小。大家劝他留下这笔钱补贴家用。他却说:“这笔钱用在人才培养上更有意义,我希望世界科技高峰上有更多中国人的名字!”

2016年,因为突发眼底黄斑病变,俞茂宏的双眼视力下降到0.15,畏光、不能阅读、不能写作。这可急坏了这位勤恳的老人。无奈之下,他向学校求助。在学校和交大校友会的帮助下,很快有志愿者来到他家里,在他的口述下一一记录。

俞茂宏说:“放弃写作是可以推迟眼睛失明,但我对国家和学校的贡献就会少一点。我想在完全失明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全部献给国家!”

几年来,带着眼疾,80多岁的俞茂宏完成了12本中英文力学专著。

从黄浦江畔到古城西安,还有很多像俞茂宏这样的科技工作者,用60多年的坚守,践行着科技报国的初心使命。

俗称“人造太阳”的热核反应,在超导线材绕成的“磁笼”里进行。目前,世界上只有两家企业能够制造。西安北郊的西部超导就是其中之一。

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西方国家已形成成熟的超导材料产业链。我国的超导研究虽然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实验室取得的成果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一直没能转化成产业。

2003年1月,我国参加“国际热核反应实验堆”计划谈判。彼时,在国外工作生活的张平祥、冯勇、刘向宏,亲眼看见了我国超导研究实用化和国外超导产业发展成果的差距。让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导材料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参与到“国际热核反应实验堆”计划中,成为他们的梦想。

那一年,3位师兄弟抛下国外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在西安北郊的一片荒地上开始创业。

第一批铌钛棒下线后,看着它们麻花般扭曲的样子,大家的心情跌入谷底。科技攻关难,但总被别人“卡着脖子”更难。生产线就是战场,整整10个月,技术人员住在车间,一遍遍更改参数、一次次调试工艺,上万张图纸几乎堆满了整个房间。

经过反复试验,他们成功了。中国人造出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超导线,为“国际热核反应实验堆”贡献了“中国力量”,保证了我国急需关键材料的供应。至此,中国的超导产业后来居上,用8年时间赶超了与西方国家30年的差距。

科技报国还有来自大山深处的呼唤。

2015年初,陕西省科学院派李勃和几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到安康市紫阳县沔浴河村扶贫。一开始,看到村里落后的状况,谁心里都没底。但一件事让他们坚定了信心。“六一”儿童节,扶贫队买了一些科普书籍,送给村里的孩子。孩子们拿到书时,开心极了,马上认真阅读起来。太阳快落山时,扶贫队员开车去县城办事,走到半山腰时,突然发现放学后的孩子们在山路上等他们。老远看到车来了,孩子们齐刷刷地敬起少先队礼,目送他们下山。

这一幕,让车上的几个小伙子忍不住流泪。也是从那一刻起,每一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给孩子们讲授科学知识、为乡亲们培训生产技术,千方百计发展产业。

如今,沔浴河村不仅用科技种出了能生吃的玉米,还发展了养殖业及羊肚菌、中药材等多种特色产业。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孩子,在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