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09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我省“两优一先”风采
汉江边上的“菜书记”
——记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安康市汉滨区忠诚村党支部书记刘瑞红

本报记者 郑斐

刘瑞红,是安康市汉滨区忠诚村党支部书记,可村民不叫他“刘书记”,喜欢叫他“菜书记”。

“咱就是个种菜的农民,叫‘菜书记’挺好。”8月7日,忙着接待附近村子前来参观学习的村干部的刘瑞红笑着说,“别小看这不起眼的‘菜篮子’,现在咱们安康市区的蔬菜市场里本地蔬菜只占到三成,发展潜力大得很呢。”

忠诚村过去是汉滨区有名的贫困村,“有女不嫁忠诚人,那个地方穷死人”。刘瑞红那时偶尔在村外承包几个小工程,一年收入几十万元,小日子过得很滋润。2005年9月,在上级组织的动员下,他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经过挨家挨户和群众谈心、外出四处考察,刘瑞红决定抓住安康中心城区快速扩张使城乡接合部蔬菜种植面积大幅缩减、蔬菜供不应求的机遇,成立忠诚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搞起了设施蔬菜,仅当年550亩蔬菜销售额就达105万元。

成功迈出第一步后,刘瑞红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看起来大家是合伙干,可实际上还是分散种植,技术不统一,品质难保证。2010年初,刘瑞红带着村“两委”班子到外地考察学习,经过反复酝酿论证,决定将村里1200亩耕地全部流转到合作社名下,按照“统一流转土地、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土地整理、统一建设基础设施、统一购置材料、统一安装大棚,农户反租倒包分户经营”的办法,建成一个现代农业园区。

经过几年发展,到2020年,忠诚村260余户群众从事蔬菜生产经营,人均纯收入达20527元。忠诚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刘瑞红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菜书记”。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刘瑞红充分发挥党支部和村“带头人”的模范作用,建立了土地经营权入股分红、大棚反租倒包、免费技术培训、签订生产订单、固定园区务工等多种机制,把贫困户嵌入蔬菜产业链,获得稳定收益。同时,全面推行党员设岗定责、联户帮扶工作机制,采取“一帮一”或“一帮多”的方式精准帮扶,带动全村70%的劳动力从事蔬菜种植,90%的贫困户通过种菜实现了脱贫。

“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多亏了村党支部和‘菜书记’。”刘瑞普曾经是贫困户,家中四口人,母亲和妻子患慢性病,儿子在上大学,家里经济一度非常紧张。村里选派他和其他几名村民去山东寿光、江苏宿迁等地务工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学成回来在园区担任技术员。“现在我承包了两个大棚,再加上在园区的务工收入,每年收入能有四五万元。”刘瑞普笑着说。

为提升村级班子致富带富能力,破解村级班子后继乏人问题,刘瑞红带领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和党员到园区交叉任职、带头承包蔬菜大棚。一边向“土专家”“田秀才”学蔬菜栽培、市场营销等知识,一边为菜农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堵点问题面对面提供服务。

“90后”的胡代芝是“回流”村里的大学生。她不仅是加工包装、产品推广的行家里手,还擅长做群众工作。去年,胡代芝当选忠诚村党支部委员、监委会主任。

“我们的村组干部除了政府每月的补贴之外,还有产业发展分红,每人年均收入都有五六万元。”村党支部副书记吴斌说,薪酬待遇有保障,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更强,对年轻人也有吸引力。

一村富了不算富,村村都富才是富。忠诚村以村党支部为主体,与同汉滨区的建民、洪山、茨沟、县河、瀛湖5个镇(街道)有产业关联的16个村的党支部,建立产业联盟,累计投资1.18亿元,流转土地2800亩,建立蔬菜大棚示范园6个。通过统一提供种苗、统一资料采购、统一质量管控、统一收储销售等方式,累计带动全区535户1843人致富奔小康。

2017年,刘瑞红获陕西省“十佳职业农民”称号;2020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今年,他又荣获“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忠诚村党支部创新推行的“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模式,发挥党支部在乡村振兴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带动更多村子、更多群众,努力实现“产业兴、群众富、支部强”的目标。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