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08日
城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开新局

本报通讯员 王小力 王晓华

7月6日上午,在城固县沙河营镇张家嘴村3组,59岁的村民张庆云正在新建的便民桥前打扫卫生。“半年前这里还只是一座简易的漫水桥,种地、收庄稼、孩子上学、赶集都要从漫水桥通过,既不安全也不方便。”张庆云说,“现在桥建好了、路修通了,彻底解决了我们的出行难题。”

这座新建的便民桥,长5米、宽4米,张家嘴村还对连桥道路进行了拓宽硬化,极大方便了110多户群众的生产生活。从征集意见到新桥建成,只用了短短半年时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康说:“我们通过上门入户、院坝说事会等形式,共收集民情民意25条,现已解决18条,其他意见建议正在逐步解决。”

城固县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履职能力、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全县村(社区)干部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的务实之风,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抓实办好便民惠民利民的事,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如果不是这次下功夫把退水渠疏通,后面将影响200多亩水稻的收成。”沙河营镇袁家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科指着刚疏通的渠道说。张科说的退水渠位于袁家营村1组,以前由于群众不愿意砍树,退水渠被白杨树堵塞,附近农田每年只能收一季农作物。袁家营村“两委”干部耐心细致地给3户群众做工作,最终问题得到解决。

沙河营镇9个村63名“两委”干部在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中,采取上门入户“找”、统筹协调“分”、集中民智“商”、有事马上“办”、好坏大家“评”的“找、分、商、办、评”5字说事法,主动了解群众需求,广泛开展民情民意征集。截至目前,沙河营镇收集的114条意见建议,已经解决95条,办理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10个方面“惠民实事”300多件。

城固县结合村“两委”换届,突出“双好双强”标准,把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同志选进“两委”班子,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目前,全县村(社区)“两委”干部通过大走访、设立意见箱、发放意见表等形式,收集群众各类意见建议1.2万多条,梳理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780多件,现正全力加快解决。

最近,双溪镇西宫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正勇组织村里群众,在灵芝菌种植基地除草疏苗。他介绍,有5名群众就近入园务工,每人每天能赚80元,活儿不累还能照顾家庭。“那里是去年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上级资助建成的香菇大棚,现在不能外出的群众,在村里也能有活儿干、有钱赚。”杨正勇指着村东头的一片大棚说。

双溪镇创新实施“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树形象”活动,全镇各党支部共划分党员责任区37个、设立党员先锋岗45个,结合乡村振兴,确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壮大特色支柱产业、推进农村善治等干部承诺事项500余件,各村和镇机关每季度通过擂台赛拼实干、赛实绩,营造出比学赶超抓落实、促振兴的浓厚氛围。

村干部学党史办实事,就是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在平常,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家住龙头镇新华村6组71岁的李忠庆,儿子和儿媳2015年离婚。离婚后儿媳再嫁山西并于2017年因病去世。今年3月,儿子在福建务工时因意外事故去世,留下李忠庆老两口和孙子。

镇上包村干部张鹏得知李忠庆为孙子申请孤儿救助时,积极主动上门帮助申请。张鹏说:“乡村振兴要提升服务效能,让群众少跑路,使群众所急所盼的事情尽快得到解决。目前孤儿救助申请正在走审批程序。”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龙头镇推行了“政务集中办、服务上农家”的“两线工作法”。通过统筹整合现有镇村干部,把群众“跑村”“上镇”办事情变为党员干部“下村”“入户”送服务,推动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下沉,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两线工作法”受益群众达1.2万人次。

城固县通过大力推行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把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转化为一个个具体项目,通过科学建立考评机制促进任务落实。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