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副刊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03日
中国航天的动力源

李炳银

有关中国航天领域活动的纪实作品,我这些年来读过不少,自以为对这个领域的人物很了解。可令我意外的是,读了赵韦的这部长篇纪实作品《国家至上》之后,才发现,中国航天活动中还有很多重要的方面、人物精神及行动我并不是很了解。这次阅读,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感动与收获。

此前,读到的记录和反映中国航天活动的作品,大多都是有关火箭发射场建设、使用,以及火箭发射、卫星运转、“神舟”升天等直观表现情景的作品,看到火箭成功发射,将导弹或卫星准确推送到位,就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和激动。这些情景中的科技内容与神秘存在,对于像我这样身处活动之外的人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满足了。但现在看来,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三呢!我认为火箭发动机是至今所有航天活动的基础,没有火箭的推送,任何导弹、卫星都无法离地升空。因此,火箭发动机是基础,燃料与发动机的有效结合,才是航天开始的地方。赵韦的这部作品,追踪寻访并动情描绘中国研究火箭固体燃料、固体燃料发动机并制造成功,最终用强大动力将卫星和导弹推送到更高更远空间的人们的生活经历与事迹,内容神秘,目标坚定,经历曲折,成就巨大,大长国威,令人敬佩,是对中国航天领域事业、人物活动范围的文学新开发,是对航天人精神情感在又一个载体上真实形象地再次展示和热情礼赞。

这个激动人心的中国航天故事,从邢球痕院士的人生和事业开始。邢院士很早就加入了对中国固体燃料使用的研究,直接领导并参与了火箭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研制。作品通过对以邢球痕为代表的中国第一批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开发经历、难题攻关、伟大成功等事迹的记录,真实再现了中国固体动力火箭的发展进程。人物故事生动,读之令人感慨和振奋。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固体火箭技术科研人员经历了很多困难和压力。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几乎总是在流动的过程中,经历了重重磨难。有不少家庭人员分离各地,有的单位需要“下河挑水,上山砍柴”,在艰难的日子里,他们从不懈怠,矢志不渝。在国家和相关上级部门及领导的支持下,杨南生、邢球痕等几代科学研究团队,以徐立平为代表的高端工匠,还有陈立学、陈红斌那样的“父女兵”,在危险时敢于上阵的如温荣书、陈明义等“敢死队员”,特别是在试验爆炸中不幸牺牲的戴学华、杜品芳等烈士,在“装药”“挖药”“脱黏”等许多稍不小心就会发生剧烈爆炸的工作中超凡表现的人们,长久持续地刻苦攻关,牺牲奉献。这些多年默默存在于中国航天事业背后的人们,是优秀的人民子弟,是国家栋梁,也是以强力推举中国真正走向世界大国、强国之列的英雄!

赵韦的作品,内容本身带有很强的揭秘性,对读者有极强的吸引力与诱惑力。可是,赵韦却不像有些作者,刻意着力于传奇渲染,而是在质朴平实的事件和人物故事中,表现崇高无私和坚毅勇敢的人物性格形象,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作品很善于在对比描绘中凸显价值,使人读之有所触动。比如,这些从事固体燃料动力开发研制的人们,本是一些高精尖科研人物,是国宝,理应得到特殊的照顾,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可是,因为各种原因,这些人却多是在各方面条件都非常艰难且动荡不安的状态下工作。再比如,这些人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一些人甚至付出了生命,可他们的事迹和作为却很少为外人所知晓,他们自己也都默默地认可了这样的现象。如张艳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戴学华就与另一个阿姨杜品芳在意外发生的爆炸事故中牺牲了。后来孩子自己艰难成长,结婚后丈夫又遭遇车祸,头部重伤,日子十分沉重。在全单位的人都知道妈妈事迹的情况下,张艳却说:“长大后很少再想妈妈。‘已经不在了,想也没有用’……必须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能让别人有看法。”这样的人生际遇,就非常使人感慨和感动。像徐立平、徐凡平两兄弟,由普通工人努力成为“大国工匠”的过程,也都令人钦佩和尊敬。这样尊重生活事实并真实表现,采用在落差交叉比较中凸显视点的方法,有力地开掘和彰显了书写对象的精神高度和性格特性。

赵韦十分尊重文学记述的特殊性。作品始终在围绕人的经历、行动故事展开。在这样的展开中,适当和有梯度地将中国在火箭燃料从液体逐步靠自主研发过渡到固体燃料发动机的跃进发展情形给予呈现。结果,人物的伟大创造精神、奉献行动、家国情怀和国家独立自主科学事业辉煌成就都得到了文学再现。作品生动地再现了一大批不计私利,终生甚至几代人都奉献于国家航天科学事业的英雄楷模群像。可以说,这里人们的行动,几乎没有日常小事,件件都同火箭相关,同中国的航天事业、国家安全相连。这些丰富独特的人物故事,是中国伟大崛起交响乐中一个强劲的声部。

赵韦的这次写作,厚重了文学的价值,是一种“经世致用”的“经国之大业”的文学书写行为,也是使文学富有力量价值的行动。这样贴近伟大创造者去书写的文学创作态度,是需要提倡和赞赏的。为了完成这次写作,赵韦花费了多年时间访问当事人,收集消化各种资料,在一次次感动中理解采访对象的精神动力和行动力的来源,最后将这些通过叙写表达出来。在这些高端的科学活动看似日常的生活表现中,作家看到了沉淀其中丰厚的国家使命、情怀担当。因此,作品的走笔行文是感动和敬佩的真情流露,是从内心滋生出的真诚动人的书写。虽然因科研单位名称、时间地点、各种机械型号过多,读者不易厘清,可能会影响阅读感受,但中国航天固体动力史的轨迹、英雄史的痕迹十分清晰明显。是为祝贺!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