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社会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29日
记者手记
让更多人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

孟珂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技工院校学生和技能劳动者都曾经有过自卑心理。“考不上高中才上技校”“学这个技能,有用吗”……在“重学历、轻技能”观念之下,外部的声音和自己内心的挣扎,让他们在选择走技能之路的过程中承受了很多痛苦,也曾陷入迷茫。

但坚持不懈地磨砺一技之长,不少人都走出了“逆袭”的人生之路。在焊花闪烁、刻刀起舞的岗位上,他们以一流技艺做出一流产品、托起一流产业,追寻人生梦想、实现人生价值;在高手云集、群英荟萃的赛场上,他们以过硬本领切磋技艺、展现风采,收获新时代技能劳动者的无限荣光。

2020年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闭幕后,国赛选手受到企业“疯抢”,物联网项目冠军选手甚至收到百万年薪的意向书。

这样的“逆袭”之路如何书写?自然离不开日复一日下苦功、精益求精争上游,但最重要的是因为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一些技能劳动者告诉记者,从事技能工作,发挥了自己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做起来更有兴趣,也更得心应手。

成才的道路不止一条。他们的故事,凝聚着“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的社会共识,让更多人敢于做梦、勇于圆梦。

鼓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对个体而言,开拓了成长成才的路径,为个体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普通教育之外的另一种选择,有利于帮助年轻人在各个领域施展才干,创造出彩人生。

鼓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对社会而言,是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一招,是解决“技工荒”、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等问题的重要方法,也有利于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当然,这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有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才能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